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上海要试收的「雾霾费」,其实不是雾霾费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2-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怎么看待上海试收「雾霾费」?

    [​IMG] 赵竹致,MSc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首先,我个人觉得今天媒体用的这个词“雾霾费”不是很恰当啊。看到回答里已经有人困惑了,我觉得需要强调一下,是对排污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收费!

    12 月 16 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环保局制定了《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实施办法》(简称“办法”),上海开始试点启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收费。排污收费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

    排污费就是排污费嘛,叫成雾霾费容易让人搞不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

    其实,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我国就开始对部分行业(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行业征收 VOCs 排污费了。

    http://sz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506/t20150625_1261143.html

    同时,北京也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对部分行业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细则》的通知)。

    但是今天上海出了这样的消息后,突然就炸锅了。

    那么,这个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ds) 到底是什么?

    本办法所称 VOCs,是指特定条件下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非甲烷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含氧有机化合物(醛、酮、醇、醚等)、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指沸点在 50~260℃、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 133.3 Pa 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硫化物、氨等。有机废气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质,它与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反应生成臭氧,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伴随着异味、
    恶臭散发到空气中,对人的眼、鼻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心、肺、肝等内脏及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有些则是影响人体某些器官和机体的变态反应源,甚至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可致癌、致突变,同时可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VOCS 处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令以限制 VOCS 的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控制中的一个热点。​

    (汪涵,2009)

    所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本来很多 VOC 本身就是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的,比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而且,它们还是 PM2.5 以及臭氧的重要前提物。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其进行控制非常必要。

    所以现在,随着对大气污染研究的逐渐深入,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后,我国也开始从传统的对粉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控制发展到对其他污染物如 VOCs 的控制。

    与传统大气污染物相比,VOC 污染源源项广泛,各种城市点源(如燃烧源、各种生产工艺过程、溶剂使用装置等)、城市面源(建筑施工、市政设施、加油站)、移动源(机动车、飞机等)、居民生活源(室内装修、农药等);物质种类繁多,以无组织排放为主。

    实际上,目前业界和学界判断我国每年排放的 VOCs 总量大概在 1500~3500 万吨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不控制 VOC 排放怎么能治理好雾霾?

    相信大家都听过交警叔叔说,罚款不是目的。

    这句话放在排污费上倒是真的,收费不是目的,目的是减排。20 元 / kg, 记得北京还有 40 元 / kg 的情况。这是相当高的!这方面不是专家,但是其目的就是要让企业的排污成本大于治理成本,倒逼企业减少排污(如使用低 VOC 含量原料,或上 VOC 末端治理设备)。

    不过这排污费应该征收不了多久( 2 年?)可能就变成排污税或者环保税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空气污染的贡献者。空气污染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都希望治理,但是具体怎么做呢,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欢迎大家指正。

    References

    汪涵, 郭桂悦, 周玉莹,等.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 化工进展, 2009, 28(10):1833-1841.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