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重男轻女」这个陋习,在当年的环境下其实很合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2-2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有哪些看似约定俗成的文化习俗,实际蕴含着颇为理性的经济学道理?

    [​IMG] 改之理zcw

    我抛砖引玉。

    最有名的就是性别歧视了吧?

    最近非常有名的一个研究,农耕文明使用重犁的民族,女性地位更低。显然人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所以重男轻女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

    另外 qian(2006)研究了“消失的女孩”,也就是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不喜欢女孩(废话),qian 认为这是个经济问题,说明如果女孩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女性比例就会更高。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女生对采茶有优势,男生对果园生产有优势,因为采茶需要手比较灵巧又细心的人。经过比较她发现茶叶相对价格的的提高提高了女孩的存活率以及受教育程度,而果园相对价格的提高降低了女孩的存活率和受教育程度。

    另外,按照陈志武老师的说法,中国的很多传统习俗都是金融的替代品。例如“孝道”和“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其实就是养老保险,我现在身强力壮,能赚钱,以后我老了,赚不了钱,我需要平滑我的消费,但是没有金融机构能让我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能赚钱的时候养儿子,等赚不了钱了让儿子养。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很多习俗都是对金融的替代,例如结婚的时候“随份子”,很多人认为这和荒谬,因为你现在给别人钱,等你结婚了别人再给你钱,这是干嘛?其实这也是一种资金的配置,别人结婚的时候最需要钱,而你不怎么需要钱,所以你随份子相当于把钱配置到更需要的地方,等到你结婚的时候又最需要钱,别人又不怎么需要钱了,再随给你。这在资金借贷市场不发达的时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另外我记得《魔鬼经济学》里说,美女妓女的价格相比 20 世纪初大大降低了,是因为性服务的需求虽然没有降低,但供给大大提高了,为什么供给提高了?因为美国人性开放了,很多人可以免费获得性服务了,还要妓女干吗?根据他们的统计,1933 到 1942 年出生的美国人,有 20% 的男性第一次性行为是和妓女发生的,而 20 年后这个比率降低到 5%,于此同时,婚前性行为的比率从从 33% 提高到了 70%。

    陈志武在研究明清妻妾价格(每次想到这个研究题目我就忍不住笑)的时候,发现寡妇再嫁的彩礼要大于那些第一次结婚的,他认为原因是明知道结婚以后地位低条件差,所以通过彩礼得到补偿,我觉得也有可能有选择偏差,肯再嫁或者有资格再嫁的寡妇肯定是各方面条件最好的那一批;有趣的是,他发现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越大的国家,寡妇再嫁的彩礼越大,显然这也是受供求影响的,传统儒家文化号召守寡到死给你立贞节牌坊,从而大大降低了寡妇再嫁的供给。

    可见供求规律的解释力蛮强的。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