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细节是怎样的? BertheZ,Harvard 还在潜心学习中 我记得有一期《天天向上》里张柏芝讲述自己养育儿子的心经,提到去玩具店,会让两个儿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最后告诉他们每次只能在里面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她向他们解释,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你必须得学会选你最珍惜的,并且告诉他们,妈妈说的不就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于是两个孩子每次都会很谨慎地挑选自己最喜爱的一个玩具带回家。 在这里,张柏芝采用了一个 authoritative parenting(权威型)的育儿方式,即是既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又能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她有表达爱(让孩子挑选玩具),也有表达权威(只能带一个,妈妈说了不就是不),并且解释了规矩背后的原因(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是一个极佳的权威型育儿方式的例子,可以让孩子们带着敬畏的心去爱父母。 发展心理学大师 Piaget 曾经提出过最有效的父母育儿模式是权威型。父母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充分感到爱,这我相信大部分中国父母都能做到。然而难的是在孩子面前树立恰当的权威。70 前的父母许多曾走向另一个育儿模式:authoritarian parenting(专制型),即是对孩子提出必须执行的要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却不解释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西方文化的逐步认同,开始逐渐认同个体的价值,弱化 age hierarchy(年龄等级)的概念,80 后的父母越来越倾向权威型的育儿模式,在爱的基础上提出可以解释的要求。 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当孩子们明白规矩背后的原因的时候,会心甘情愿去遵守。即使孩子仍然不愿意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接受了父母的惩罚,而在之后父母仍然能解释惩罚和规矩必须遵守的原因,并且给予安慰,也同样能建立非常融洽的亲子关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