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航,世界说|主编 世 界 说 方 亮 发 自 北 京 △ 3 月 14 日普京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右)在克里姆林宫开会,会后俄罗斯宣布将撤出叙利亚的大部分兵力 本周一,普京突然下令从叙利亚撤出俄军“主要部分”。第二天,撤军进程开始,俄空军同时也对叙利亚境内的 IS 目标进行了又一轮打击。 这临走之前的“最后一击”实属作秀。从去年 9 月 30 日在叙首次出击直至今日,俄军空袭约 80% 剑指叙反对派武装。恐怖主义势力绝非其直接目标。 去年 9 月末普京在联合国大会上开宗明义:中东恐怖主义乱局系西方国家“输出革命”所致。言外之意是,俄要纠正这个错误。话音未落,俄战机已在叙利亚上空耀武扬威。 但打了几天人们才明白,普京要纠正的是“革命”,也就是扶持巴沙尔政权不让它倒下,而非所谓的乱局。扶持巴沙尔,自然要打反对派。至于反恐乱局嘛,把它用作口实可以为扶持巴沙尔的行动披上合法外衣,但真要是拿它当实质目标去完成,岂不是给美国做了嫁衣? △去年 10 月 20 日,普京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莫斯科会面 但作为口实,普京好歹也得把戏做足啊。这次撤军却实实在在地把这道幌子给扯了下来。今年 2 月,俄美代表在慕尼黑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停火双方乃是叙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恐怖主义势力不在其内。按理说,打不了反对派武装了,普京应该让俄军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反恐上才是。结果他却撤军了,这也太不把自己当初口口声声强调的反恐目标当回事了。 即便放到俄国内,撤军也说不过去。普京去年称,进军叙利亚可以最有效地防止国际恐怖主义对俄本土实施恐袭。如今 IS 尚未被彻底击败,俄军就撤了,难道它们决定不再使用这一“最有效手段”?俄本土安全要用“次有效手段”保证了么? 这就难怪俄《独立报》专栏作者阿列克谢·罗先如此评价:“电视上天天吹俄军多么神武,在叙取得了多大成功,但这次撤军这么突然,难免让人犯嘀咕,这看着怎么那么像落荒而逃?” 说俄军“落荒而逃”可能有些夸张,毕竟它不是被打跑的。但撤军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俄压根就没把叙利亚当作一个要长期经营的地缘目标。普京貌似给巴沙尔留下了一个停火协议,但这个脆弱协议遭撕毁之际俄军去而复返的前景却是十分渺茫的。俄著名政治学者斯坦尼斯拉夫·别尔科夫斯基在俄去年出兵之际便有预言,在必要时刻,普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巴沙尔。 分析至此,出现了一个矛盾:普京不是要拱卫巴沙尔政权么?怎么又说他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 问题的关键在于,普京体制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国际,更来自国内。依照俄联邦宪法,他的权力是可以通过大选被民众收回的。所以,他除了要防止西方的所谓“输出革命”,还得顾及国内选民的感受。俄眼下的经济困局无需赘述,普通俄罗斯人生活越来越困难,普京支持率虽仍在 80%-90%的高位,却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他固执地在经济困难之际让国家同时涉入两场地区冲突,俄罗斯人自然会感到不满。而这种不满若大规模地体现于选举中,那对普京体制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普京出兵叙利亚,体现出的逻辑类似十九世纪“神圣同盟”抵御法国大革命,欲将革命影响挡在门外。普京在联大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而普京撤军体现出的便是一战时的逻辑。一战前,俄罗斯帝国的改革本让它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貌,但一场大战下来,沙皇体制却脆弱地经不起一场“二月革命”。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甚至不需要一场革命或政变,只需要一场大选。普京当然不想重蹈覆辙。 在这两套逻辑的共同作用下,叙利亚就成了普京用作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去年年初巴沙尔向普京特使承诺,我不会像亚努科维奇一样逃跑。他这话或许可信,但他没搞明白的是,普京或许不是特别在意他逃不逃。叙利亚之于俄罗斯来说更像是当年古巴之于苏联,是用作筹码的。当年赫鲁晓夫掀起古巴导弹危机,恰也和今天一样,进军快,撤军也快。 △叙利亚成了普京用作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说到底,普京虽也建立了一套垄断性的权力体系,其所拥有的国家却已经极为虚弱,无法支持他在多个战线上用强。无论这位强人在外有多么灿烂的地缘手腕,他都只是在打游击,而无力与西方进行长久地对抗。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俄军“落荒而逃”倒也并不为过。 - END - 【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世界说】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globusnews 发自知乎专栏「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