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伊夫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张佳玮,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隔壁有位老先生,贪花好色潘安貌,诗酒风流烟酒嗓,琴棋书画,醉如玉山倾倒,发牢骚都出口成章,天下大局都在胸中,意气凌云。 自知没法效仿,只好看看,心生倾慕;觉得只要这人在,世上总有片风流净土的意思。 克鲁伊夫于我,就是这么位老先生。 我随我父亲,是德国国家队 / AC 米兰球迷。我出生时克鲁伊夫已经不踢球了,我爸也只能找录像看。他那时跟我灌输,说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是绝代双骄。贝肯鲍尔持重些,克鲁伊夫更风流。 我第一次对克鲁伊夫的踢球风格有个直观理解,是这样的:当时我读《足球小将》漫画,跟我爸神吹。 说到三杉淳时,我说,是个贵公子,踢球有大局观,特别全面,会用越位球战术,境界比主角还高,穿 14 号。 我爸听到最后一句,激灵了一下,说:这是克鲁伊夫吧? 我于是想:原来克鲁伊夫是这么踢球的…… 身为 AC 米兰球迷,对荷兰人是有感情的:古力特、里杰卡尔德、范巴斯滕的缘故。那时,巴西的形象就是无敌的个人技巧;意大利的形象就是防守反击和一群或灵秀(西格诺里、巴乔、左拉)或壮猛(卡西拉奇、拉瓦内利)式的进攻球员;德国就是刚毅秩序和铁血。荷兰,全攻全守,大气,漂亮,有身体也有技巧——但就是赢不了冠军。我爸当时跟我这么解释:荷兰人踢的足球,太理想化了,不接地气。而且都是大腕儿脾气,老爱闹更衣室矛盾。 我第一次对全攻全守有具体概念,是 1998 年世界杯。先前不太看得懂,那年才正经意识到,何谓站位,何谓三条线的距离保持。荷兰那场点球输了,但前一场淘汰阿根廷(博格坎普接五十米长传外角背那个制胜球),这一场跟巴西 120 分钟战平,都让我觉得:荷兰人这个想法很好啊。 也包括古力特当时在切尔西的“性感足球”,也包括阿贾克斯那些年的开放踢法。我依然是 AC 米兰和德国球迷,但当时不止一次觉得: “荷兰人踢得真好看啊!——可惜我们没法这么踢。” 说回克鲁伊夫。 他在梦之队的那些年,巴塞罗那是 AC 米兰的潜在对手。但如上所述,我觉得他们踢得漂亮,而且是那种 AC 米兰无法效仿的漂亮。1993-94 季 AC 米兰 34 场进 35 球夺冠时,我对克鲁伊夫的巴塞罗那,甚至产生了某种“别人家的球队最好”的情绪…… 我记得,1996 年,世界还在流行 442,而且菱形中场开始越来越少时,克鲁伊夫还在论证荷兰式 433 的合理性。他甚至不太看得起当时西班牙已经开始流行的 4231。他说到空间的均衡、前锋也应该就地逼抢时,我还很懵懂,完全不懂他在说啥,毕竟,那是个前腰都基本不参加防守的年代……这些是十年后才明白过来的了。 1996 年前后,我记得克鲁伊夫还提过一个概念:所谓的多核心。就是说,足球里面不应该设置单一核心——比如,佛罗伦萨以前依赖鲁伊科斯塔——而是多个出球核心。当某个全能球员前场持球时,周围球员应该立即围绕他,就地建立一个小组,然后开始传切配合。 我当时觉得这个概念听着很玄幻,直到许多年后,看见 tiki-taka,看见梅西和伊涅斯塔的纵横来往,忽然有点领悟过来了。 我印象中,克鲁伊夫最爱叨叨的年代,大概是 2005 年前。当时一般认为欧洲传球的顶级球队,是巴萨、阿森纳和 AC 米兰。当时克鲁伊夫的念叨到了高潮。虽然小罗是巴萨之王,但克鲁伊夫一直念,说德科与哈维才是巴萨最重要、最好的球员。而且,他念叨巴萨,一般不管结果,主要是讨论过程。某场球踢得保守了,某场球不够理想化了,他就是要念。他很少跟着大家一起谈小罗的牛尾巴,而每天念叨:传球、空间、站位…… 我当时想:AC 米兰有这么个直性子老头儿,每天念念多好啊——当时米兰就我们的球盲总理贝卢斯科尼,每天逼着安切洛蒂打双前锋;还不如人国际米兰莫老板,那是全情热血,还不胡说八道。 后来,我看到各色克鲁伊夫的老比赛录像,也能明白他的许多故事了。他踢球,技艺华丽,但是路线清晰,大局观就跟我们在打游戏似的。米歇尔斯老先生倡导了全攻全守,克鲁伊夫执行到完美,而且从此建立起了荷兰足球的理想形象,以至于许多年后,意大利可以防反,因为传统使然;荷兰如果防反,大家会觉得数典忘祖很保守,这种理想化的形象,是克鲁伊夫建立起来的。他自己是足球史上屈指可数的盘带专家,个人能力一等一。然而他却每天念叨着空间、站位、传球路线。感性的外表,理性的内心。 我和人讨论过,克鲁伊夫的球风,大概类似于(阿森纳时期亨利 + 如今更靠后的梅西)/2 的感觉。典型的本可以靠个人才华,偏要跟人战大局观、想法和头脑。所以他推崇德科和哈维,所以以他为思想指导,才能培养出后来巴萨的那一代又一代。 他立起的标准太高,太理想化,但巴萨这几年的战绩证明了,一旦能将他的理想实现,找到一个实践者,足球可以踢到多高境界。 同样是不朽的伟人,贝肯鲍尔和普拉蒂尼们从政了,克鲁伊夫是二十年前离开巴萨就再也不执教了,就每天在幕后这么念念,然后继续抽烟,活成了个神仙。但他的精神,令巴萨成了如今的样子。是他创造了巴萨的精气神,这种简直有些不现实的理想足球范儿。 他自己,抽烟,喝酒,1974 年世界杯决赛前游泳池里跟诸位美女玩儿闹到老婆打电话骂,遗憾地成为世界亚军,不从政,每天念叨些听上去不现实的足球理想。有点小缺憾,不算大团圆,但说实话,这更像是他的人生。尤其是阿贾克斯和巴萨之后的恢弘,每一步都在证明他当初看得有多远。至于 1974 年,更像是一点给他风流的祭品。 至于哪位说:他老人家不抽烟,说不定身体能挺久一点——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克鲁伊夫是个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饮食规行矩步的男子,是不是也不像他了? 就像乔治 - 贝斯特如果不烟不酒不把妹,大腹便便安享晚年,感觉也不像是他似的。 他老爷子这辈子造了个痛快,然后,就这样吧。十一年前,也是春天三月,米歇尔斯老先生过去了。对克鲁伊夫,对米歇尔斯老先生,都是这句话: 有些球员是幸运地遇到了足球;而他们两位这样的老神仙,是足球很幸运地,遇到了他们。 以及,巴萨这座城市,能有克鲁伊夫,真是很幸福啊。 去年夏天,我去诺坎普时,档案馆里拍了张他老人家的照片。 伏惟尚飨。 阅读原文 如何评价克鲁伊夫的一生? caesar chen,我的公众号,你们不关注一下么 (其实我也只是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者,但我后面做了几张 GIF 图,供大家欣赏克圣的风采 【GIF】几张动图展现克鲁伊夫的球场风采,如果你们觉得不错,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 刚打开手机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个邀请,当时还在想:什么情况,只是得了癌症,怎么就邀请我评价他的一生了呢? 然后就有消息推送,说他已经病逝…… 祝克圣一路走好! 1947.4.25——2016.3.24 对他的评价可以有无数赞美之词,但记得之前有人问过各个号码最伟大的球员,14 号在球场上并不是特别受欢迎,但总能浮现克鲁伊夫的名字。 他的荣誉不可胜数,带领阿贾克斯的欧冠三连冠,三次欧洲金球奖,率领荷兰打出全攻全守的梦幻表演,打造巴塞罗那梦之队,奠定了拉玛西亚的足球哲学…… 我虽然没有看过他踢球,但并不妨碍我从录像和媒体上欣赏他的丰功伟绩。 一、他的个人数据 1、国家队 不得不说,克鲁伊夫的国家队经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因为他的国际比赛生涯很短暂。 他第一次代表荷兰国家队出场是 1966 年 9 月对匈牙利队的比赛,到 1977 年 10 月他最后一次帮助荷兰队获得参加 1978 年阿根廷世界杯的资格为止,他一共只为“橙衣军团”参加了 48 场比赛,33 次作为队长身份出场,共打进 33 球。 友谊赛打入 8 球,正式比赛打入 25 球; 其中世界杯 3 球,欧洲杯预选赛 12 球,世界杯预选赛 10 球; 其中,33 球中对匈牙利 1 球,对西班牙 1 球,对北爱尔兰 1 球,对捷克斯洛伐克 1 球,对东德 1 球,对苏格兰 1 球,对瑞典 1 球,对巴西 1 球,对意大利 2 球,对罗马尼亚 2 球,对希腊 2 球,对芬兰 2 球,对比利时 2 球,对阿根廷 2 球,对挪威 3 球,对冰岛 4 球,对卢森堡 6 球; 在国家队生涯,克鲁伊夫面对传统强队一共打入 6 球,阿根廷 2 球,意大利 2 球,巴西 1 球,西班牙 1 球; 在 33 个进球中,他 9 次帮助荷兰队首开纪录,1 次上演帽子戏法,9 次完成梅开二度。 2、俱乐部 代表阿贾克斯的第一个完整赛季,他就打入 33 球,随后的 5 个赛季,他的进球都超过 20;加盟巴塞罗那第 1 个赛季,他打进 16 球,帮助球队问鼎西甲冠军,在此之前,巴萨已经 13 年无缘联赛冠军。 二、荣誉 个人重要奖项:世界杯最佳球员(1974)、荷兰 20 世纪最佳球员,1967、1972 年荷甲联赛最佳射手,1971、1973、1974 年欧洲金球奖得主,1977、1978 年西甲年度最佳外援,1984 年荷兰足球先生;1987 年世界最佳教练,1991、1992 年西甲年度最佳教练,1999 年“欧洲最佳球员”(IFFHS 国际足球历史与统计委员会评选),20 世纪荷兰最伟大球员,2006 年劳伦斯终身成就奖。 球员生涯荣誉:10 次联赛冠军(1966 Ajax, 1967 Ajax, 1968 Ajax, 1970 Ajax, 1972 Ajax, 1973 Ajax, 1974 FC Barcelona, 1982 Ajax, 1983 Ajax, 1984 Feyenoord );7 次杯赛冠军(1967 Ajax, 1970 Ajax, 1971 Ajax, 1972 Ajax, 1978 FC Barcelona, 1983 Ajax, 1984 Feyenoord );3 次欧洲冠军杯(1971 Ajax, 1972 Ajax, 1973 Ajax);1 次欧洲超级杯(1972 阿贾克斯); 执教生涯荣誉:4 次联赛冠军(1991 Barcelona, 1992 Barcelona, 1993 Barcelona, 1994 Barcelona );3 次杯赛冠军(1986 Ajax, 1987 Ajax, 1990 Barcelona );1 次冠军杯冠军(1992 Barcelona);2 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987 Ajax, 1989 Barcelona );1 次欧洲超级杯冠军(1992 Barcelona) 当然,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足球思想 为巴塞罗那带来俱乐部的第一个欧冠冠军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拉玛西亚也不是他建立的,但他在 1988 年的回归却是巴萨三十年辉煌的开端。 阿莫尔是克鲁伊夫第一个提拔的重量级球星,作为攻击型中场,阿莫尔一共为巴萨出战 550 场攻入 89 球。 1990 年,巴萨后腰布斯克茨之父,卡雷斯 - 布斯克茨以及瓜迪奥拉均被克鲁伊夫提拔到一线队。 尤其是瓜迪奥拉的出现,传承了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理念,佩普可以说是拉马西亚青训早期最成功的典范。 在他执教巴萨的 8 年时间里,不少拉马西亚青训出品的球员都得到使用。瓜迪奥拉、德拉佩纳、塞拉德斯、加西亚兄弟、小克鲁伊夫、哈维 - 莫雷诺、贝拉马桑…… 而后来拉玛西亚出产的一系列青年才俊——以哈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梅西为代表,正是巴萨近十年屹立足坛顶层的基石。 -- 他的对手如此评价他 贝肯鲍尔:克鲁伊夫是一个捉不住影子 马拉多纳:克鲁伊夫一绝技无人能比 虽然没有拿过世界杯冠军,但他在权威评选中都名列前三 1999 年,《法国足球》杂志邀请历史上所有金球奖得主评选出的 20 世纪最佳球员; 在 1956-99 年间,共诞生了 34 位金球奖得主,但只有 30 位金球奖得主参与了投票:马修斯、西沃里和贝斯特拒绝投票,而雅辛已经去世。 30 名投票者每人都能选出 5 名球员:第一顺位者得 5 分,第二顺位者得 4 分,第三顺位者得 3 分,第四顺位者得 2 分,第五顺位者得 1 分。 但是迪斯蒂法诺只选择了一位,而普拉蒂尼选择了两位,威赫则把两名球员同时选为第五位(每人得 0.5 分)。 经过统计,贝利成为了金球奖得主心目中的最佳,而他的劲敌马拉多纳的得分只有他的一半左右。 名次 球员 国籍 得分 票数分布 1 贝利 巴西 122 17/5/4/2/1 2 马拉多纳 阿根廷 65 3/6/5/5/1 3 克鲁伊夫 荷兰 62 1/4/7/9/2 4 迪斯蒂法诺 阿根廷 / 西班牙 44 4/3/3/1/1 5 普拉蒂尼 法国 40 1/5/1/3/6 6 贝肯鲍尔 德国 35 2/1/3/3/6 7 普斯卡什 匈牙利 12 0/3/0/0/0 8 范巴斯滕 荷兰 11 0/0/3/1/0 9 济科 巴西 7 1/0/0/1/0 10 穆勒 德国 5 1/0/0/0/0 1999 年,英国《世界足球》杂志评选的 20 世纪最佳球员,贝利第 1,老马第 2,克鲁伊夫还是排在第 3 位。 1. 贝利(巴西) 5499 分 2. 选戈 - 马拉多纳(阿根廷) 3949 分 3. 尤汉 - 克鲁伊夫(荷兰) 3388 分 4. 弗朗兹 - 贝肯鲍尔(德国) 2780 分 5. 米歇尔 - 普拉蒂尼(法国) 1854 分 6. 阿尔费雷多 - 迪 - 斯蒂法诺(阿根廷 / 西班牙) 1541 分 7. 费雷克 - 普斯卡什(匈牙利 / 西班牙) 1537 分 8. 乔治 - 贝斯特(北爱尔兰) 1190 分 9. 马可 - 范 - 马斯滕(荷兰) 1026 分 10.尤西比奥(葡萄牙) 1022 分 1999 年,巴西《Placar》杂志评选出的世纪最佳球员排名中,贝利第 1,老马第 2,克鲁伊夫依旧是第 3。 2000 年,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评选出的世纪最佳球员中,贝利第 1,克鲁伊夫则排在了第 2 位。 1 贝利 2 克鲁伊夫 3 贝肯鲍尔 4 斯蒂法诺 5 马拉多纳 2009 年,英国《每日邮报》评选的历史最佳球员,贝利第 1,老马第 2,克鲁伊夫还是排在了第 3 位。 1、 贝利(巴西) 2、 马拉多纳(阿根廷) 3、 克鲁伊夫(荷兰) 4、 贝斯特(北爱尔兰) 5、齐达内(法国) 6、普斯卡什(匈牙利) 7、普拉蒂尼(法国) 8、 博比 - 查尔顿(英格兰) 9、迪斯蒂法诺(阿根廷 / 西班牙) 10、贝肯鲍尔(西德) 所以,这样一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甚至足球哲学家,“无冕球王”就是我对他的最高敬意 希望天堂也有美丽足球 以上来自一个 KOP 的敬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