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狂犬病真的能潜伏 23 年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3-2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IMG] 知乎用户,一言一行,皆为修炼

    估计有很多人看不完整个答案,所以先把结论放到前面来吧:

    有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极低极低

    被狗咬了隔了十好几年还担心得狂犬病的话,不如洗洗睡吧,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重要。

    -- 卖萌的分割线下面才是严肃的答案及分析过程 --

    能排除通过其他感染途径再次感染该病毒的条件下,才能得出潜伏 23 年才发病的结论。

    犬类并非除人类外狂犬病毒唯一宿主,事实上,很多哺乳动物都是狂犬病毒的宿主——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其中,最易感的主要是犬科和鼬科动物,以及翼手目哺乳动物(蝙蝠),又由于人类与狗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大多数病例都由被疫犬攻击所引起。这使得一些其他的感染方式被忽略,比如伤口接触带毒的动物排泄物,口腔黏膜或肠道黏膜有接触病毒的机会等,但由于大多数人不注意这些问题,该类风险大多不易引起重视,常造成记录的缺失。但是科学只相信证据,潜伏期统计只能通过可以确信的证据确定,在以上的病例中唯一能被记录到的感染机会发生在 23 年前,我们也只能将发病潜伏期记为 23 年。

    另一方面,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长短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最重要的是病毒数量以及受感染部位的生物学性质——感染病毒量越少,潜伏期越长;感染部位细胞活动越活跃,潜伏期越短。当然也和病毒表面分子与耙细胞识别相互作用的概率有关。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想像这么一种极端的可能性——人有可能感染了某种病毒,但可以一辈子都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为了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概率论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上面的问题:首先先最简化问题,假设患病者在单位时间(这里我们设为一天)内发病率为一个常数(姑且令其=0.6),而且一发病马上就跪,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狂犬病患者在感染后生存的人数基本上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 0.6),直到死得还剩下不多几个人……然后就进入了幸运大抽奖环节,每天抽一次奖,大于 0.6 则活,小于 0.6 就发病(其实这个时候每天能活下来的人数是服从 pi=0.4,n = 当天开始时还没死的人数的二项式分布的),你看,虽然一连抽中几百个甚至上万个幸运签的概率确实很小,但是毕竟非零么。而且事实上,这个单位时间发病率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的情况是,刚感染时逐渐上升,到达某个时间发病率达到一个高峰后逐渐下降,过了一段时间,其实抽中“幸运签”活下去已经是极大概率事件了,而抽中发病升天卡的就是纯脸黑了。

    其实说到这里,楼主已经可以放心了,因为上面的这个模型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确认已经发病的狂犬病患者,而不是被狗咬的人。要计算从“被狗咬”的人因为“狂犬病发病死亡”的概率,至少还要估计这么几个参数:咬你的狗口水里含病毒的概率、咬你的狗口水里携带的病毒量、咬到你的部位、你的预期寿命、在该部位这么多病毒可以在你预期寿命内引起狂犬病的概率,以及狂犬病的死亡率,才能估计出来你在余下的几十年里死于狂犬病的概率。

    相信我,这个数是个足够小的数,足够你放放心心地(或者闹闹心心地)读书上学工作买房生养下一代还完房贷尽享天伦之乐,然后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癌症之类的大路货问题响应上帝的召唤(如果你相信有上帝的话)。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碰到其他的小概率事件的话得另说。

    如果你还是担心那不幸的几十亿上百亿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砸到你脑袋上的话,哥只能送你四个字了:及时行乐。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