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骨骺线闭合但还没完全闭合,还能通过生长激素长高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3-3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其实我们白天站一天会变矮,晚上睡了之后又会长高

    [​IMG] 孙悦礼,骨科医师/生物工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你可以长多高,60%-85% 取决于你的基因,剩下的才是环境和营养,激素更是只占很小一部分,同时未必是有利的方面。

    对,基因的问题就是这么让人毫无还击的余地,对于明摆的结果,似乎这么努力都很难改变现实。

    那么预期身高怎么计算呢?

    儿子身高(厘米) =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1.08)÷2

    女儿身高(厘米) = (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 ÷2

    在考虑骨骺闭合不闭合、激素好不好之前,还是先算一下预期身高吧,先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未达标。如果已经高出了预期身高或者只差 1-2 厘米,那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了这几公分去冒风险呢?

    如果在生长发育期间,你的营养不良就会比预期身高矮很多。反过来,发育期间即使拼命补充营养,也未必会比预期身高高出多少。

    尽管通过吃很难让自己比自己的预期身高高出多少,但是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作用到基因上,让你的下一代下下代这样一代代人慢慢地增高。

    日本二战之后大部分人民开始吃上了鱼,从那时候到现在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吃鱼,鱼类蛋白已经让他们的平均身高增长了 8 厘米多。

    [​IMG]

    鱼类和谷类摄入,日本人占了绝对的优势

    同样的,丹麦和荷兰人们的身高也在不断增长,目前已居首位。

    [​IMG]

    有意思的是,身高的增长率竟然跟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一起飞速井喷。

    [​IMG]

    粉碎了增高的谣言,大概也一起粉碎了大部分人的幻想……那就接着下一个话题,骨骺闭合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骨骼也在逐渐增长。每个人的骨头末端都有一个称之为“骨骺”(Epiphyseal plates)的部分,它们的作用是封住骨骼纵向生长的趋势。孩子在长高时候老是喊痛就是骨骺闭合时候的“生长痛”。

    [​IMG]

    如果说骨骺是球门,点球每往球门里踢进一个就长高一毫米的话,一开始快速生长期(12 岁到 18 岁),非常大的球门还是个空门,进球很容易也很快。而随着进球数越来越多,守门员上场了,而且球门也越来越窄,进球越来越难,更不用说进球数是早就被盘口(基因)操纵着的了。点球大战直到球门完全关闭而结束(18 岁到 25 岁),表示生长发育结束。

    18-25 岁之后,过了生长发育期,骨骼就开始真正骨化(ossify),骨骺也在这个时期完全闭合,从此以后骨骼就只能加固而不能再增长了。

    虽然骨骺闭合了,但是我们的上半身还是有潜力再高出那么一点点的。

    我们的身高经过一天的直立活动会稍稍缩小一点,然后一晚上的平躺休息之后,又会回到原来身高。这样的日常波动(daily fluctuation)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脊柱中间一节节的椎间盘是一套流体的元件。当我们站立的时候上半身会沿着脊柱的中轴往下施加压力,椎间盘作为“缓冲垫”,会被挤压大概 1% 的高度来吸收轴向的压力冲击。当躺下来或者游泳时候,椎间盘因为减少了压力负荷,又会重新膨胀起来。

    [​IMG]

    因为这一个个椎间盘,我们每一天的身高都会发生着细微的波动,受到压力后变扁,压力释放之后又鼓起来。根据这个理论,那些推荐的悬吊、拉升可以增高的运动疗法层出不穷,然而这些都不是有效的长期增高方法。为什么呢?

    尽管悬吊和拉升可以逆转脊柱轴向的压力,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结束拉升,原来的压力又会回来。而且这 1% 的波动并不没有什么大不了(即使个子很高的人,这一差值也就 2-3 公分),除了让你不会变得更矮,并不会让你变得更高。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会比在地球高 5 公分左右,而当他们回到地球之后,没多少时间又变回了原来的身高。

    [​IMG]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