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江苏省贫富差距实在很大 知乎用户,一個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 学习“农业资源与区划”这门课的时候,对于江苏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做了一定研究,简单说一下我的认识。 -- 差距在哪? 1. 区域人口密度与人口总量变化 苏南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均明显高于苏北和苏中,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经济在迅速扩张,速度超过苏终于苏北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2. 城市化 城市化的区域差可以反映在两个方面,城镇数量——由苏南向苏北递减,2013 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省的 44%、34% 和 22%,从城镇的分布密度看,苏南、苏中相当,但远高于苏北。城市化率——2010 年底,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市化率分别为 70.3%、56.0% 和 51.5%。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尽管苏南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仍然较快,但是,由于苏北、苏中地区城市化起点相对较低,城市化率增幅相对较大,分别提高 20.3 个、18.3 个百分点,比苏南地区城市化率增幅分别高 9.6 个、7.6 个百分点。 3. GDP 和人均 GDP 19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苏中、苏南的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12 年,苏北与苏中、苏南的 GDP 分别达到 12182.94 亿元、10193.55 亿元、33381.66 亿元,占全省份额依次为 21. 85%,18.28%,59.87%。从 GDP 增长率看,1995 一 2012 年,苏北与苏中、苏南 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13.38%,11.61%,12.64%,苏北增速快于苏北和苏中。就总体看,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缩小趋势。 1995 年,苏北与苏中、苏南的人均 GDP 分别为 3859 元、6219 元、13657 元,比值为 1:1.61:3.45。到 2012 年,苏北与苏中、苏南的人均 GDP 分别为 40914 元、62208 元、101370 元,比值变为 1:1.52:2.48。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与苏中的差距基本不变。从增长速度看,苏北与苏中、苏南人均 GDP 的年均增速分别为 13.35%,11.51%,11.86%,苏北增长速度较苏中,苏南快。 4. 行业一般就业率与失业率 在三大区域中,2011 年从业人员增长的有苏南、苏北地区,与去年底相比分别增长 1.36%、0.72%,苏中地区则出现了下降,比去年底下降了 1.21%。从业人员分别为 420.52 万人、138.65 万人、210.02 万人。 5. 贫困人口比例 江苏省标准年收入低于 4000 元以下,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徐州丰县、睢宁、宿迁泗洪、泗阳、沭阳、淮安市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盐城市滨海、响水、连云港灌云、灌南 12 个县,其中苏北地区最为严重,苏北五市的贫困人口数分别是:宿迁市 99.5 万,徐州市 73.4 万人,淮安市 57.1 万人,盐城市 52.02 万人,连云港 46.1 万。 6. 受教育程度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看,2008 年,全省三大区域 6 岁及以上人口接受各种教育的比重苏南地区最高,为 95.3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和苏北地区分别为 92.15%和 90.76%。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苏南地区每 10 万人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和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口最多,尤其是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比苏中和苏北地区分别高出 1.19 倍和 2.16 倍;而每 10 万人拥有小学和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最多的分别是苏中和苏北地区。从增长看,2005 年以来,全省接受各种教育人口增长最快的是苏北地区,达 4.34%,其次是苏中地区,增长速度为 4.10%,苏南地区增长速度为 2.23%。 从文盲人口看,2008 年,全省区域间人口文盲率最高的是苏北地区,达 9.79%,苏中地区为 8.00%,苏南地区为 4.59%。但从文盲率变化看,苏北地区下降速度最快,比 2005 年下降 4.02 个百分点,其次是苏中地区,下降 3.23 个百分点,最慢的是苏南地区,下降 1.20 个百分点。 7. 基础设施建设 在“四沿”发展战略下,苏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网络型的产业布局。苏中的扬州、南通和泰州已经形成石化、精细化工、高档客车、家电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群,基本形成轴线型的产业布局。而苏北尽管在“四沿”发展战略和“三横一纵”(沪宁线、长江、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带建设中,都把建设沿东陇海产业带摆在了突出位置。另外还有推进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有关举措,理论上对苏北发展极为有利,但由于苏北的基础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应,以至于苏北产业布局仍处于从点布局到轴线开发的进程中。 所以,苏北偏弱的综合实力阻碍了其轴线产业带的形成,而这种零星的产业布局又影响了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和区域经济发展,拉大了与苏中、苏南的差距。 注: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包括宁镇苏锡常、扬通泰、徐淮连盐宿。采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江苏省统计局编制的《江苏五十年》以及 2000 年以后的《江苏统计年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