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阳秋,单一麦芽爱好者,最爱爱侣园 很遗憾地说,几乎不可能。建议对此有兴趣的知友去索斯比、佳士得、邦瀚斯的官网翻看下近几年伦敦、巴黎、苏黎世、纽约拍卖目录吧,结果一目了然。个人以为去拍卖会买几件称心的非定制类奢侈品反而是最划算、最实际的。 2015 年我没有关注过时尚类拍卖(奢侈品通常归为时尚类,有时也会出现在珠宝类拍卖中),就将记忆中 2012-2014 年的欧美拍卖会中出现的比较广为人知的奢侈品成交价列给题主参考。 1、成衣&定制服装: 能拍得上价格的似乎只有两类,(现在或者曾经)最知名的明星、艺人的演出服装与知名人士在某些曝光率非常高的场合下穿着的衣服,如非以上两类那么都是成堆论的,比如一些知名好莱坞女艺人的香奈儿定制服装 3-4 件为一个标的不到 1500 美元成交(都是精心清洗、熨烫过的,原味什么的别惦记)。鞋子亦如此。 2、箱包: 拍卖会常见的热门箱包就两种,路易威登的定制旅行箱及爱马仕的铂金、凯利包,热门仅仅表示常露脸以及极少流拍,指望靠这个赚钱的别想了。 拍卖会上路易威登的旅行箱通常都很有年头,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物件都算是年轻的,除非是专题收藏或者买回去充世家派头,否则还不如去厂里定制一个用得舒服(保养得再好它品相也无法与新出厂的相比啊!),至于价格还真不一定比新的贵。 3、珠宝、腕表: 真正具有投资属性的、能够拍得上高价的,只有其中手艺最佳的作坊 / 品牌出品的顶级限量款。 4、汽车、摩托车: 只能在大陆市面上买与卖的玩家还是不要考虑这个项目了,况且真正有投资、收藏价值的汽车、摩托车的价格(拍卖价或者新车出厂价 - 买新车的投资人得是有眼光的真行家。)不低。 5、葡萄酒、威士忌、干邑: 欧美市场没有日本威士忌的神话,麦卡伦、Port Ellen 的价格是香港拍卖会的起拍价的 5-7 折,葡萄酒的价格竞争更是激烈与充分,除非投资人有专业顾问团队支持或者自己就具备精准的判断力,否则指望靠这个投资、保值我以为不如认购信托或者定制一款信托寿险。 6、装饰艺术品、银器、瓷器: 单价比起衣服来是高的,只是仍旧属于论“簸箕”卖的。其中并非没有具有极高投资、收藏价值的物件,但是首先投资人需要能够识别出它的艺术价值才能挖掘出好东西,只是拍卖市场是成熟的且价格竞争充分又激烈的市场,不要幻想自己能找到“大开门儿”的玩意儿,买到一件能够具有长期保值性或者小幅增值潜力的东西就很好了。 我不是富人,买东西从来不想当冤大头,一般的奢侈品肯定会在海外的大店买,真正的好玩意肯定从拍卖会或者古董店里挑,目的就是为了“省心、便宜、少花钱”。我相信对于信息与资源掌握得更加丰富的富人们,大店、专场沙龙、拍卖会必定是经常性的选择。奢侈品是消费品,不是收藏品,除非它同时具备艺术价值或者历史价值。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