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其他行星的内部物质是什么?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4-1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各个星球的地底下都藏着什么宝物?

    [​IMG] 郑永春,行星学家,《知识分子》独家签约作者。

    如果是地球、水星、金星、火星等类地行星和月球,它们的内核一般都是铁镍等金属物质的硫化物。如果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类木行星,其内核一般是高压下具有金属特性的导电流体——金属氢。

    解释类地行星磁场起源的“发电机模型”认为:大约数十亿年,行星内部的岩浆中有较高含量的放射性元素,其衰变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使铁镍硫化物组成的金属内核熔融,形成液态内核。液态内核随行星的自转产生电流,进而产生全球性的感应磁场。这种超级“发电机”被称为磁流体动力发电机,至今仍在地球内核中运转,使地球得以保持近乎完美的全球性偶极磁场(图 4)。

    当行星内部的放射元素衰变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内核逐渐冷却固化。我们知道,磁场的产生有赖于电荷的运动,即电子迁移形成的电流。全球性磁场消失,说明行星内部不再有大规模的电荷运动。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大量热能,正是这些能量支撑着当时的月球、现在的地球和类地行星内部长期处于高温熔融状态。但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能量终将衰竭,地球内部也将像月球一样逐渐冷却、固结。届时,地球的全球性磁场也会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地球磁场将无法再帮助人类屏蔽来自太阳、银河系和宇宙的高能量的带电粒子。人类如何躲避和防护高能带电粒子,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的后代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地球上,固体岩石圈只能发生刚性变形,但在岩石圈之下,当温度达到 1300°C 以上时,岩层逐渐软化,形成了“软流圈”。软流圈是地球地幔的弱塑性变形(黏滞变形)区域。大洋地壳较薄,软流圈出现的深度约为 60 千米;大陆地壳较厚,软流圈约出现在 180~220 千米深处。地球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自然而然地受到软流圈对流运动的驱动而产生漂移。

    人类对其他类地行星的内部物质了解仍然很有限,但月球作为类似地球的岩石质天体,是研究行星内部物质的极佳样本。最近的研究表明,如今的月球并没有完全固化,内部仍然存在一层粘度非常低的半流体层(见 2014 年 7 月 27 日出版的《自然 - 地球科学》)。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导致的固体潮,引起月球深部被摩擦生热,进而对半流体层进行潮汐加热。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