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吉顺,丁香诊所 先说国内诊疗费是不是真的贵。 我们先找一个对照标准。大家都知道美国医疗费用高,所以我们不比美国。我们和近邻日本比较,一方面因为日本的医疗制度是世界公认的比较好的(之所以说比较好,因为毕竟医疗是个世界难题,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的医疗制度就是理想的,只能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另一方面,日本的医疗价格网上可以查到。 日本的医疗价格也是政府制定,由 《医科诊疗报酬点数表》、《老医科诊疗报酬点数表》和《口腔科诊疗报酬点数表》三部分组成。这个「点数」,是根据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技术含量、使用数量等的不同,把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根据一定的比价关系赋值,以区分不同医疗服务的复杂程度。具体每点多少日元,根据每年实际医疗服务总点数和当年医疗保险可以支付的总额来计算。近年来基本保持在每点 10 日元的水平。 再说一下汇率换算。因为各国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以直接汇率作为转换,这里用了购买力平价。相当于在国外 1 块钱的购买力,相当于中国花多少钱。虽然不能保证购买力平价绝对公正,但至少是最不差的换算方法。 直接汇率按 1 美元=110 日元=6.5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中国是 0.6,日本 1.0(世界银行数据),这样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人民币和日元「汇率」,大约 1 人民币=28 日元(而不是直接汇率的 1 人民币=17 日元)。也就是说,中国人花 1 块钱的感觉,和日本人花 28 日元的感觉差不多。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下各自的医疗费用,这里只比较生孩子的。这里的数据来源都是 2014 年的,日本《医科诊疗报酬点数表》和北京市医疗服务项目收费。 日本简单剖宫产是 20140 点,相当于 201400 日元,相当于 7192 元人民币。就是说日本人做一台剖宫产手术的花费,感觉相当于中国人花了 7200 块人民币。(再强调下这个换算不是直接汇率,如果按照直接汇率,相当于 11847 元人民币,按购买力平价换算已经便宜很多了)。而中国剖宫产手术的定价是 350 元人民币。 日本分娩侧切是 1530 点,相当于 15300 日元,相当于 546 元人民币;中国侧切定价是 35 元人民币。 日本低位产钳助产是 2700 点,相当于 27000 日元,相当于 964 元人民币;中国低位产钳助产定价是 47 元人民币。 住院费用,日本住院费用最低的每天是 568 点,相当于 202 元人民币 / 天;中国住院费用最低 16 元人民币 / 天。 这已经不是按照简单的汇率计算了,而是按照购买力水平,也就是各国人自己挣钱花钱时的感受,日本的医疗费用是中国的 10-20 倍。 想象一下,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医院里住着,床位费每天 200 块钱,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现在国内正常剖宫产从住院到出院,总共花费差不多七八千,想象一下如果只是剖宫产手术就要花 7000 块,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所以,首先要说清楚的是,国内的医疗服务定价,其实并不高;恰恰相反,是低得离谱! 然后要说的是,为什么老百姓看病的时候,还感觉会很贵呢? 当然,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因为中国医保支付比例太低。就是说虽然日本医疗费用比中国的高,但是有医保报销,老百姓自己掏腰包的比例低,看病感觉就没那么贵;虽然中国医疗费用很低,但是老百姓自己掏腰包的比例很高,当然就觉得看病贵了。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还不是全部。比如我们的医疗费用连日本的 10%都不到,就相当于天然打了 1 折优惠了,日本医保支付比例再高,总要有百分之几的自负比例,花费其实和中国人的花费绝对值差不多,为什么我们觉得更贵呢? 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已经被培养起了一种不愿花钱看病的消费习惯,所以才会感觉很贵。 就好像一个手机定价 500 块,你会觉得真便宜,1000-2000 块,你觉得这个定价是「合理」的。因为从一开始你就被培养起了这么一种消费习惯,就愿意为手机支付这些钱。也就是说,在你心里有一个手机价格的「锚定点」,你判断贵贱的时候,不是考虑手机成本,而是和心里的锚定点作比较,高于锚定点的就是贵,低于锚定点的就是便宜。商场里标价牌上先写一个很贵的定价,然后划掉,在下面写一个便宜的价格,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下面那个价格才是真正价格,但是因为你的心理被上面划掉的价格 「锚定」了,所以你会觉得那个实际价格倒是便宜了。 中国人看病向来不爱花钱。过去农村有赤脚医生,城市有单位的医务室,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在那里获得医疗服务,而且价格很低。于是,大家对于医疗的消费习惯就被锚定了,就是说我看病就应该花这么多钱,如果再多,那就太贵了。 政府一直以来压低医疗服务定价的行为,在巩固这种消费习惯,是在强化「专业性不值钱」的观念。再加上多数国人的反智思维,从来不觉得专业性有什么值钱的,不愿意为专业性支付。我花 15 块钱吃碗牛肉面,我看到了面条和牛肉,于是我觉得值这个价;但是花 15 块钱挂一个专家门诊,咨询和我健康相关的问题,我看不到摸不着,于是,在很多人看来,确实太贵了。 有人提到了药费。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国内的药费贵吗?要看怎么比较。西药原研药全世界都贵,这里面是药品研发人员的专业性和劳动,他们花了 3 年 5 年甚至 10 年时间就为了这一种药,你需要为他们这么长的时间支付,所以不可能便宜。如果觉得贵,那还是前面说的不尊重专业性。国内仿制药比原研药便宜得多,就是研发成本低了很多,但也不是零成本。 其实更多的问题不是药品成本,而是药品加价。就是说本来成本 7 块,公司卖 10 块,赚 3 块钱利润,这个价格很公道。但是政府说,医院里的药品,可以增加 15%,就是说你可以卖 11.5 元,多的这 1 块 5,补贴给医院。这就是所谓的药品差价补贴,或者叫以药养医。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政府也知道,医疗服务定价定低了,需要靠药物补贴! 现在,政府发现以药养医有问题,而且因为流通环节各种权力寻租干预,药价越来越高,所以,政府叫停药品补贴差价了,也就是说要破除以药养医。但是药费降下来,医疗服务费肯定要升上去,以目前国内消费者被培养起来的消费习惯,只会觉得更贵。 所以,并不是价格绝对值低,消费者就会感觉便宜,这是心里锚定点的问题。如果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被重新塑造,可能医疗费用绝对值提高了,大家也不见得会像现在这样觉得看病这么贵了呢。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