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发展心理学 Every man desires to live long; but no man would be old. - Jonathan Swift 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害怕的并不是变老本身(或者说年龄的增长,相反很多小朋友还盼着快点长大),大家害怕的其实是变老所带来的一系列身体上的变化。 Like this: 从娃娃到老年的脸部变形季 看完这个视频,我相信很多女生已经表示“太可怕了,我不要变老”,于是大家都不坦然了。 不可否认,变老确实伴随着各种身体、心理的变化,但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变老并不意味着变得不中用了,变得要依赖他人了。相反,很多数据恰恰发现,老年人是幸福感比较高的那个群体。 如下图: 这是美国的数据 这是我用 World Values Survey 做的世界 36 个国家的结果(y 轴未标单位,请不要在意)。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问这问题的应当是年轻人 / 中年人,你们“觉得”变老很可怕,我不要当老年人。所以这篇文章我不想说如何坦然面对慢慢变老,因为大部分老年人是很坦然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坦然面对自己变老这个事实的后果。 1)你会老得更快,你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记忆衰退、步速变慢等一系列“老化”的行为 David Weiss 曾经报告过一个研究(不确定是否已经发表),他们将老年人分为了两组,一组对老化比较坦然接受(觉得老化只是年龄地增长,并不意味着什么严重的衰退),而另一组则是对老化不坦然接受组(觉得老化意味着各种不可逆的衰退),接着让他们阅读一些关于老化的正性或者负性报道(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stereotype threat),最后让老年人完成一项记忆测验。 前人的结果都发现,与看正性报道的老年人相比,看过一些负性报道的老年人会出现更差的记忆成绩,即他们更容易受到报道的影响,而做出相应的表现。而在 David 的研究中,他们则发现这种 stereotype threat 的效应仅仅出现在了对老化不坦然接受组,而没有出现在对老化坦然接受组。 如下图(这是我为了让大家看得更仔细自己画的,非原图) 2)如果一个人一直对老化持有一种负性的态度,并且不断内化加强,总是不能坦然接受人都会变老这一事实,他们可能死得更早,是的真的是死得更早!! Beca Levy 分析了在美国的一项纵向研究,1975 年研究者们招募了 660 名年龄在 50 – 94 岁的中年和老年人,同时测量了他们对于老化的接受程度(简单可以理解成是否坦然接受老化),条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Things keep getting worse as I get older I have as much pep as I did last year As you get older, you are less useful I am as happy now as I was when I was younger As I get older, things are (better, worse, or the same) as I thought they would be 接着研究者在 1998 年又获得了这批老年人的存活数据(是否当时还活着),利用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Levy 发现了如下的结果 High PSPA 可以理解为坦然组,Low PSPA 可以理解为不坦然组,从图上可以看出,坦然组的中老年人比不坦然组的中老年人平均可以多活 7.6 年。看看,不用买各种保健品,就可以多活 8 年,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好了,吓你们这么久,也需要安慰一下各位不坦然的同学们了,其实老化并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糟,老化不是都伴随着衰退的。 在老年心理学中,我们把人类的毕生发展过程描述为 Gain and Loss Dynamics,认为人从生到死,都是伴随着能力的获得与失去的,只是老年人获得的能力少而失去的能力多。比如很多人都承认,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就是所谓的智慧,或者心理学中所讲的晶体智力。 而且在老年学研究中大家都发现即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能力衰退,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可以独立生活的。推荐大家看一个网站 http://www.Beautiful-minds.com 这些人你会觉得他们老吗?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 When you are old, will you be able to look back and say, “I lived long and prospered”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