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曾有一群「愤青」大闹艺术界,像病毒一样带坏了好多人 庄泽曦,知乎最萌艺术类回答者 不少大众在看到当代艺术作品后都会体验到这种感觉:他好像被艺术家昨夜的宿醉所喷发而出的呕吐物脏了一脸那样发出一阵阵 恶心,又不敢相信眼前这些用垃圾堆成的破烂正用一种 蔑视的目光在纯白圣洁的艺术殿堂上恶狠狠地盯着脚下的他自己。结合梵高以来的那种落魄癫狂的艺术家印象,不少人也因此把艺术家看成神棍与疯子的混合体;看成欺世盗名的鼠辈;看成社会的不安定分子和破坏者。他们期待着艺术世界的重新洗牌;期待着践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诺言(此言也出自一名“神棍”);期待着自己可以理解的艺术再次被高高挂起。 而无知,是这些人的代名词。我必须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个观点。他们对当代艺术世界的无端指责和对“落魄艺术家”的慷慨相助只会让艺术世界变得更糟。 艺术不会因常人看不懂的作品而消亡,却会因常人都能评头论足的作品而陷入不可挽救的深渊。 # 大众的品味 没有接受过系统美术教育的大众总会把艺术想像成神圣的东西,并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媒裁化:艺术具有一定的媒介,如:油画、中国画、雕塑、书法。 直观性:艺术作品不论具象有否都能直接通过图像本身传达信息或与观者产生共鸣。 专业化:艺术家往往比常人更会描绘某一特定的事物,如:擅长画人、画虎、画虾。 平面化:大众总是把艺术家的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创作平面图像。 在《农妇 pk 周春芽》事件中,正因为农妇作品所呈现的图像看起来十分接近周春芽的创作,所以引发大众对周的强烈批评。这种批评其实在说周并没有比农妇画得好多少,并且看起来这两幅画的取景角度也差不多。大众完全忽略了农妇是否借鉴或直接抄袭周的可能性,也完全不顾其他绘画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简单地认为艺术品就是一张图像,说得严谨些一张由艺术家手工创作的图像。 而对于当代艺术,它们连图像都不是。但那些可以简单理解的当代艺术,观众却总是趋之若鹜的。实际上,他们为“媚俗艺术”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那些同样用塑胶做成的东西只要是流行符号,并且做得够大,就会被大众欣赏。没人会在意这件作品到底讲了什么,他们在意的只是如果没有和这玩意儿合影,明天在办公室就会被人比下去。这里我说的,正是大黄鸭、雨屋等作品。总而言之,大众喜欢的永远都是流行元素和世界第一。他们也都是反智的,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同理,没有原作的展览也能迎来大众的喝彩) 大众没有品位,他们往往对风格一无所知。他们也成不了艺术家,因为他们眼中的艺术家永远都是神圣而不可替代的。因此,他们攻击当代艺术的“简单化”,攻击业已成名的艺术家,就像古希腊的暴民一样榨干菲迪亚斯的所有才华后,再把他流放出去。 # 卡住的艺术 在中国学界刚认可当代艺术的 90 年代,英国社会已经掀起了一场反当代艺术的浪潮。这场艺术运动被命名为《国际反概念主义》(Stuckism International),而我更喜欢直译为《国际卡住主义》。 • 卡住主义 LOGO 这场运动的发起人是一群英国肯特郡的艺术青年,他们有的是美术学院学生,有的是音乐人。他们反对的是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泰特美术馆馆长塞洛塔和艺术投资人萨齐;透纳奖得主和英国青年运动;白立方的艺术空间和泰特美术馆的顶层展厅;最要反对的是艺术家翠西•艾敏。我们可以发现卡住主义者所反对的都是具体的人和物,这看起来像孩子般的赌气。 • 反对 1999 年的透纳奖候选人翠西•艾敏 这场运动从 1999 年诞生至今已在全球 52 个国家成立了近 100 余个分会,并且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变体,如:反主义主义、新现代派、复兴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匿名者。短短几年,他们还发表了数十篇宣言。其中以第一篇名为《卡住主义者》的宣言最具纲领性: 反对实验主义,享乐主义和自负的艺术家。 1. 反概念艺术是探索真正的艺术。通过去除去伪装聪明的面具勇于承认真实 的自己,作为反概念艺术者能通过艺术真正的表现自己。 2. 绘画是一个自我发现的媒介,那使人完全从行动,情绪,思想和构思投入 其中,就像回顾当时最熟悉难忘的场景和细节。 3. 反概念艺术提出的艺术模式是一个整体。那是有关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 想法和情感,精神和物质的,私下和公共的。当代艺术流派所教授的艺术是支 离破碎的 - 从一方面来说它的艺术是孤立和夸张的但这也有损于整体。这是从 根本上扭曲和放大了人的经验不断发展就成为自我为中心的谎言。 4. 艺术家不绘画就不是艺术家。 5. 只有在画廊中被展示才称为艺术品的不是艺术品。 6. 反概念艺术者绘画是因为画家以绘画为生。 7. 反概念艺术者不会被耀眼的价格所吸引,他们会全心投入绘画。对于反概 念艺术者来说成功就是每天起床后就能够绘画。 8. 这是作为反概念艺术者的责任,通过绘画和公共展出去探索他们 / 她们的感 受,因此通过从分享个体经历和个体分享群体的经历来充实社会。 9. 反概念艺术者不能说是职业画家更像是绘画爱好者,他们愿意承担在画布 上的风险而不是隐藏自己,画一些已准备的题材。业余爱好者仅次于专业画 家,他们勇于实践,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没有功名利心,对于看到 正确的就一直会坚持下去。 和专业画家不同,反概念艺术者从不害怕失败。 10. 绘画是神奇的。绘画在世界之内创造世界,表现不易觉察的精神存在。 相比艺术品所表现的是完全超出与所被使用的材料。一个已被设定的主题(比 如死去的羔羊)不能表达出艺术品的一个境界而会阻碍其更深一层的含义,就 像那死去的羔羊在草地上或是画廊里是没有区别的。试验艺术反对物质主义。 11. 后现代主义就像是在青年时期尝试模仿现代艺术的聪明之处,而表现出 迷失在极端愚蠢的死路上。就像曾经探寻和思索的达达派也妥协于商业化。反 概念艺术者所称道的艺术是活生生的,它代表了人们的情感,敢于运用色彩传 达想法,并且可能表现的不太聪明。 12. 反对沙文主义和九十年代的英国流行艺术和自负的艺术家。 反概念艺术不 是国际运动因为它被称为卡住。 13. 反概念艺术是反对使用‘主义’的。 反概念艺术 不会成为某某主义,因 为反概念艺术者不是坚守主义,它只是卡住了! 14.萨奇支持九十年代的英国流行艺术,声称它的颠覆或先锋派,但其实它和 保守的工党一样。 15. 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家力争获取赞赏,事实上意味着他们对失败的恐惧。反 概念艺术者敢于尝试冒失败的风险,通过绘画表达他 / 她的想法。而对自我为中 心的艺术家,恐惧失败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对自已的厌恶,若反概念艺术者遇上 对他 / 她一个加深了解使他 / 她理解不必要追求一味的成功。 反概念艺术者不努 力追求一味的成功是为了避免出现不真实的自我。 16. 反概念艺术者放弃费力的玩一些花哨的噱头。反概念艺术者不前瞻后顾, 而是人文环境衔接的研究。反概念艺术者支持有原则的做事而不是聪明的做 事,支持现实主义而非抽象的,支持有内容的而非空洞的,支持幽默而非自命 不凡的,支持绘画而非自我的满足。 17. 如果是概念主义主张聪明,则反概念艺术者的义务总是错误的。 18. 相反于展出在呆板的白墙画廊中反概念艺术者宁愿在家中展出或是在有着 沙发桌椅和茶的废弃博物馆中举行。艺术的环境是带有情感的而不是直观的, 不该只是人为和空洞的。 19. 教育的罪行:为了取代运用确切的艺术手段抒发个人情感从而丰富社会, 艺术学校系统变成油滑的官僚,商业利益成了优先的动机。反概念艺术者呼吁 进入艺术学校的规则是基于个人的作品和学术成绩没有关系或者可以说根本不 需要学术成绩。 我们更向在国内和异国的富有和没有天赋的学生呼吁不要为这个诱骗的政策而 犹豫. 我们也要求所有学院大厦是可利用的为成人教育和服务于周围的居民。 如果学 校或它的学院无法为社区提供好处,则它没有权利被容忍。 20. 反概念艺术者容忍所有的谴责。 我们只谴责停止在起点— 反概念艺术在 停着的点开始。 卡住主义者所提倡的主张,正和《农妇 pk 周春芽》团队与江因风的一样。他们都认为艺术就是绘画;艺术不能与市场“同流合污”;艺术倾向于具象;艺术价值和学术能力没有关系;艺术需要服务于底层居民。同时他们也承认自己的艺术看起来可能不太“聪明”,但他们绝不害怕失败,勇于探索,甘当业余画家,而不是像专业画家那样画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卡住主义者的主张若成现实,那就必须彻底推翻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所有艺术积累,推倒重来,因为他们无视这些理论基础。 卡住主义者批判观念艺术却少内容,主张绘画是一种自我发现的媒介。但卡住主义反对观念艺术的最初动机正是卡住主义者缺少观念和表达内容。具体地说,卡住主义最初反对的是观念艺术家翠西•艾敏的一句评语,这也是卡住主义后来自诩为第二印象派的原因。 • 卡住主义初始 13 人团队 翠西•艾敏,作为卡住主义前领袖幼稚比利(Billy Childish)的前女友,曾对正在绘画的比利说到:“你的艺术卡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画画!”( Your art was 'Stuck', doing nothing but painting. 1994 年语)艾敏的这句评语切中了卡住主义和类似艺术团体的要害:他们的作品没有内容,仅仅是手工绘画而已。这种否认正是比利等人不可接受的,于是他们借用艾敏的“卡住”一词在 1999 年创立了卡住主义。而在 1999 年,艾敏入围透纳奖后,大闹泰特美术馆,一说艾敏也是卡住主义者,或说馆长塞洛塔受到权钱利诱。艾敏在后来的采访中称:卡住主义者是一群氓流。 回顾卡住主义的作品,这些业余画家几乎没有熟练的绘画技能,多为自传式的画家和原生态画家(即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画家),将生活中的遭遇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或对一些符号做简单的拼接。 狗与猫 我在俄罗斯 Chippy 女士 打鼓的我 蛇与中国扇 新娘 女王的演讲 我的爷爷要打你 我老妈的最后一根烟 具有成熟绘画能力的成员如创始人比利,艾蒙和彼得,他们要么早已退出了卡住主义,要么游离在边缘,或者仅仅提供展览场地。他们的作品虽然总在沿袭过去的艺术潮流,但也做出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可以称作不错的艺术品。 比利的作品明显是梵高和蒙克风格的集合体,与之不同的是,舒散的短笔触构成的跳跃感和迷幻感能让人被这些作品深深吸引。 艾蒙是立体主义者,这和他出生的时代有关。它的作品糅合了立体主义的几个分支如奥费主义的特色。 彼得的作品有波普艺术和里希特的影子,但有更强的叙事性。画面简单,构图合理,用笔干练,不失为优秀的绘画作品。 除此之外的卡住主义者几乎都是愤青,他们也是今天卡住主义的中坚力量。画面充斥着谩骂和暴力元素,有朋克风格,但笔法显得更为幼稚。现任卡住主义领袖查尔斯和他的妻子斯黛拉是其中的代表。有趣的是,查尔斯抄袭艾敏的作品来攻击艾敏和泰特美术馆后,又写信给泰特美术馆要求让妻子斯黛拉获得一次透纳奖。 查尔斯的作品 斯黛拉的作品 卡住主义还具有白人男性中心主义倾向,歧视女性,同时充满暴力和色情元素。他们借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裸体艺术之名,大量使用裸体形象描绘性爱场面和同性性行为。 卡住主义艺术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hYbKy6efA/ # 卡住的艺术教育 让人心生恐惧的是,不少卡住主义者是美术学院和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员。而今天的美术学院看起来也充满了卡住主义者的后备军。我们在上文中看到的那类作品,同样能在美术学院本科生的工作室中看到。这些学生虽然很难得到参展和曝光的机会,不过他们人数众多。 卡住主义像是高危病毒一般遍布整个艺术教育界,其原因有二: 梵高式的艺术家形象的深入人心 正如卡住主义视频介绍所述,梵高的生活方式是卡住主义追求的:每天起来画画就是幸福;不追求功名;作品显得幼稚但富有内容。梵高被塑造为为艺术献身的典型形象。这让其追随者们前仆后继地陷入清贫的生活中,而他们的不得志最终演变为对主流艺术体制的冲击,将自己视为殉教的英雄或圣战者,固执己见又沾沾自喜。 但与梵高不同,卡住主义的创作方式是拼贴式的,同时也是平面化的。在完全背离了梵高的写生模式后,卡住主义者仍不以为然。他们同无知的大众一样,将艺术品简单地确定为平面的图像。而其创作方式就是将照片和剪影化的形象拼贴在一起,去叙述或记录一个具体的,但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认为艺术是表达自我,这同观念主义者并无差别。不过,卡住主义者面对的是虚无而空洞的生命,因为他们拒绝学术。视学术能力为粪土,因为学术体制同样是“肮脏”和“铜臭的”。观念主义者则将富有思考和智性的生活视为艺术。追求与大众接触,但秉持着精英主义的学术视角,开拓艺术的疆界。 如果我们对比艾敏和比利如何权衡生活和艺术,艾敏起码显得更理智,而比利正如他的姓氏那样很幼稚。1998 年制作、1999 年入围透纳奖的作品《我的床》描述了艾敏和当时的男友分手后近一周酗酒的过程。作品中散布的酒瓶、带血的内裤、浸湿又干了的纸巾、混乱的床铺所构成的图像以及其中挥之不去的气息,能让人直观地唤起“悲痛的”情绪。一切都停留在 1998 年与男友分手的那一瞬间。她的另一件作品“与我同眠的所有人 1963-1995”则以装置的方式在一顶半开放的祭坛式的构图中诉说着她的一生,在正中间写着“Billy Childish”。而在后来的访谈中,她称与比利在大学的生活,和漫步梅德韦河是她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段时间。而我们都看到了比利处理这件事时的态度,竟然时隔十余年仍耿耿于怀,甚至以此命名了一场艺术运动。 其实,观念艺术才是活生生的艺术,卡住主义连同卡住主义者早就死在了生命的洪流中。 2. 美术学院扩招 那些刻薄的美院教授常一语中的地把美术学院比喻为“绘画技能培训学校”。因为事实正是如此。美术学院的扩招导致传统师承制度崩溃了。教授与学生无法得到很好的沟通,一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就像同为教员的卡住主义者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事的作品可以参加双年者一样,学生同样摸不清头脑。成功的美术学院教授没有时间理会那些不懂艺术游戏法则的学生,也因此只能教导他们绘画方法。这种现象及其明显,甚至在评分时,教授会使用两套标准,一套针对未来可能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学生,一套是商品画标准。但到了评选荣誉学生和校展名次时,那些卡住主义者就被拒绝在展览门外。 妄想通过清教徒式的生活来换取艺术上的成就,那是幼稚的。卡住主义的那种拼贴,沿袭前人艺术道路或者直接复制照片的做法是现今不少艺术学生的创作模式,而这种模式死路一条。当我们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或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创造力的缺失,表达力的匮乏就显得十分明显。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想说什么或该说什么。他们只是不停地画,而什么都没有做。 美术学院并非想用技术培训的手段将那些对生活、人类命运反应迟钝甚是漠不关心的人塑造成艺术家,但不少学生却是抱着固执的己见进入美院学习的。当他们学得绘画技巧,却对生活麻木不仁时,其实,他们一无所获。 艺术教育就此卡住了,剩下的只有技巧训练,那还不是一间技能培训学校吗? 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蔡元培的那种美育思想,是人生教育。今天的观念艺术家很好地践行这一点。他们的作品看似简单、粗糙,但他们的艺术没有卡住,他们以生命的激情向大众展示自己生活的高潮,或揭示人类命运的进程。 但愿我国青年可以颠覆卡住的艺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