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上个好大学 · 啊大海,我看了你四年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6-2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如果你也热爱深蓝,你大概也幻想过看海看一辈子吧。

    实际上和大海打交道的学生,过着这样的日子——

    本期的主题是「和海洋有关的大学就读体验」,文末更多好学校推荐,记得关注。

    在中国海洋大学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IMG] Ayo彻,,,,,,

    作为一个很爱很爱海大的海之子,我来说几句吧。

    PS:流量杀,多图慎入

    不撕逼,不接受观点改造。

    首先,海大的确海洋和水产类专业很强,可是还有很多专业也很棒。比如会计、环科、食工,以及小语种的日韩德法等等。

    个人觉得上大学主要还是看自己,机会很多,要自己努力争取。

    接下来,既然要说体验,那当然要上图了。

    [​IMG]

    鱼山校区的正校门

    我一直觉得鱼山校区是一个极其小资的地方,在这里上课实在是太过美好,不过宿舍有些破,毕竟年代久远。不过呢,这里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站在学校山上可以看见海[博士宿舍也可以哟],每天小情侣就早上和傍晚去海边逛逛,中午附近咖啡馆数不胜数,找个地方悠闲的小憩。周六日附近景点也很多。

    总之鱼山真的太棒了。

    [​IMG]

    [​IMG]

    [​IMG]

    上面就是鱼山校区全景啦,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想想就觉得美好。

    [​IMG]

    鱼山的闻一多先生故居,现在是王蒙先生的文学研究所。

    曾经有幸进去过一次,可惜后来就不让进了。不过不得不说,这栋老房子由内而外都很有味道。

    [​IMG]

    忘了是哪栋楼,旁边是艺术系和操场。

    傍晚呆在这里,可以听见艺术系传来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也可以看运动健儿在操场挥洒汗水。

    然后,天就渐渐沉下去了。

    接下来讲讲崂山校区。

    附图

    [​IMG]

    崂山校区是新校区,06 年建成。虽然在崂山比较偏远[私下我一直叫它郊区],但是崂山校区同样美好的风景真的太治愈了。和鱼山一样的德式风格建筑,整个校区看起来就像欧式庄园。

    以下是自己拍摄的照片,像素和技术都渣,见谅。

    [​IMG]

    [​IMG]

    图书馆!

    这可是我的心头好,夏天坐在中外文工具室 A311,看落地窗外的风景,外面就是一片湖,睡莲荷花开得正好,湖边亭子里一些学长学姐正在拍毕业照,离别不舍的情绪氤氲在夏天的空气里。

    冬天呢,就在斯文堂,暖气太足,厚重的外壳一下就脱去,不能再舒服了。

    [​IMG]

    南区的校门,海大校区的校门都是一模一样的,以前看不习惯,现在越看越喜欢。

    接下来再说说海大的骄傲啦。

    [​IMG]

    [​IMG]

    海大一共四艘船,东方红 2、3,海大号和天使号。

    海大人提起这些船总是挺起胸膛,不管是不是涉海专业,你都可以看见海大人眼睛泛着光。

    是一种自豪而又热爱的感觉。

    [​IMG]

    每次去教室上课总喜欢走这条学院路,宁静又美好。

    [​IMG]

    不好意思哈,这张图片倒了,委屈大家歪脖子咯。

    每一年的新年音乐会我都很期待啊,非常大型,也可以看出音乐会是很精心安排设计的。

    这是我在海大最不想错过的一场演出。

    超级赞。

    [​IMG]

    小注: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

    海大的夜。

    很美,不是吗?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海大人,真是一件很自豪很骄傲的事情。

    是的,我爱海大。

    生命中所有不安分的因子,在遇见海大后,爱上了她的宁静。

    今后的今后,我会更爱她。

    [​IMG] 青元

    这个题这么久了都没有人答,虽然我们一直说是中国最默默无闻和名不副实的 985 院校,以至于我研究生来北京复试的时候总得一再重复我们是个 985 院校,但也不至于人气这么低吧。

    毕竟是自己度过四年青春的地方,好歹给母校写点东西吧。

    海大是一所以水产养殖和海洋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水产和海洋是特色不假,这个综合实在谈不上,人文学科尤其薄弱,如历史、哲学、教育等相关专业都没有。从建校思路上,海大一直走特色化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路线,导致优势资源集中在海洋等学科上,其他专业学生能得到的资源其实很少。

    另一方面,学校有一种保守到固步自封的以及官僚的作风,加上资源匮乏,结果就是整体上看学校显得缺乏活力,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是学术氛围,各类学术讲座比较少,常来的也就是王蒙和毕淑敏。至于各专业情况不一,只拿我所在的计算机系来说,本科生能参与的实际项目太少,和社会企业的交流也很少。至于创新能力不足什么的,应该是中国大学的通病,不提也罢。

    其次是学校社团活动,首先学校给社团使用的资源就很少,比如可供社团活动的教室只有两个,而且这些资源还大多集中在校团委直属的五大社团中,结果就是小社团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学校的社团活动缺少新意。

    海大一个特色是我们的选课系统,这里还是介绍一下。每学期开始选课的时候每人都有 100 的权重分,你想选一个课,就要投上一定的权重分,已经投到一门课上的权重分不能再用来投另一门课。到最后选这一门课的人根据大家投分的高低排序,比方一个课只招 40 个人,还剩一个名额,你投了 20 分,别人投了 21 分,结果就是他选上了你没选上。

    简单说就是这样,而且,在选课的时候可以不限专业,但选本专业课的时候有优先权,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课我就有优先权,哪怕只投 0 分,外专业的人投 100 分,仍然是我优先选上。

    所以呢,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那些对外专业感兴趣或者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讲是十分方便的。但问题是海大的各专业间差距太大,结果就是热门专业投 100 分也选不上课,冷门专业投 0 分也能中。还有就是一些运气欠佳的同学,比如到大四了还没选上思修这种。就只能到教务处磨嘴皮子,而海大的教务处真是最坑爹的行政机构。

    至于学习氛围,由于地处山东,爱学习的不在少数。但是这里又不得不吐糟学校的学习条件了。比方为什么不开放更多自习室,为什么图书馆不通宵开放也没有通宵自习室,为什么到期末自习室正紧张的时候总要承办各种各样的考试让大家早上六点起来去图书馆前面排队……总之希望学校越来越好吧。

    从生活方面说,学校现在还有两个校区,绝大多数人都在崂山校区,就坐落在山区里,出门想去个商场都得坐半个小时公交。崂山校区真的不临海,只有图书馆前面一个人工湖。另一个鱼山校区则在市中心地带,也临海,目前只有水产生物等几个专业在那里。整个校区都是德式建筑,非常漂亮,但因为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所以住宿条件不敢恭维。

    学校的住宿条件很一般,六人间、上下铺、没有空调。至于有人说停水停电是因为崂山校区还在建设,我刚来的时候非常严重,到走时候已经好了很多。

    食堂不多说了,物价飞涨,菜式很少,也不怎么变,但全国似乎都差不多,这一点倒没什么可抱怨的。

    但是,因为学校地处郊区,学校周围也没什么吃的,这才是问题,上次回去的时候发现北门正在修路,本来就没几家店现在更没有了,希望路修好后能尽快搬回来。

    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几乎都是缺点,但毕竟海大只是一所普通的重点高校,和其他的 985 院校有明显的差距,说这些只是希望学校更完美。

    下面还是说说优点吧。

    首先,青岛真的是一个很美丽很悠闲的城市,海大也一样。每到春天的时候总是 3 区门口的杏花先开了,然后是路两旁的樱花,起风时整个校园飘着白色的花瓣,每到周末或者下晚自习回去,看到路上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总是怡然自得的。对比北京从早 7 点到晚 11 点学校里人满为患的真是不习惯。

    其次,在海大遇到过很多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如教政治的王付欣老师,教大英的杨倩老师,教高数的姚增善老师,教我普通心理学的孙艳霞老师,更不用说我们计算机系的一系列老师等等。

    我一直相信上大学的目的是给未来找到可行的生活方式,因此好的大学就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鼓励他们多去尝试并包容他们在这期间所犯的错误。在海大的生活固然单调了些,但是也不会令人后悔。

    最后祝母校未来更美好。

    阅读原文

    想看海,也可以去这些高校:

    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上海海事大学 ( SMU ) 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你还有对高校选择的困惑,看这儿,里面或许有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大学就读体验 - 内容精选 - 知乎

    和高考相关的其他精华内容,也欢迎关注:高考 - 内容精选 - 知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