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在美国顶尖律师事务所工作,只能用「奢华」形容 赵丹喵,╮( ̄▽ ̄)╭脑子有毛病 (知乎日报注:文中大量英文词汇,编者翻译了一部分) 我能说我去年就守着要答这个题了好嘛!去年第一次有人邀请我答这个题的时候,刚拿到律所的 offer,想着明年去上班了就可以答了呢,棒棒的。(⌒o⌒) [未经本人允许不许任何形式的转载,作者保留一切权利。] 我拿的 offer 是美国 vault 排名前 10 的一家的纽约办公室,具体是哪个就不说啦,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在评论区透漏的我会删你的喵 (o`・ω・)ノ。反正就是很厉害啦~16 万年薪的那种,今年暑假是实习,每周税前三千零七十七刀,实习结束拿到了 return offer,法学院毕业就要去喵喵的上班了! 体验的话还是分大区加 bullet point 来答好了。结构工工整整的才是棒棒的律师呢对不对。 [律所管理篇] 虽然没在国内律所工作过,但是在法大(中国政法)四年下来也耳渎目染对国内的法律环境有所了解。个人感觉,国内和美国律所最大区别就是管理模式,这种区别的根源又在于国内和美国法律行业成熟度的不同。 1. 招聘制度 如有错误请指正——国内不是好多律所有挂靠制度,招聘也是都说是哪个团队在招人嘛?这种事情在美国大律所里是听都没听说过的。每个律所都在不停强调我们是一个整体,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分。招聘都是通过律所 HR (Legal Recruiting Office) 统一进行的,从面试到新人入职培训接任务整个儿一套体系,贯彻了很多年。 律所每年的新鲜血液,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所谓的 OCI 校园招聘来的。每个律所每年到了八月中旬的招聘季都会派人去各大法学院参加校招,招来的学生次年暑假先来做实习生,然后实习结束绝大部分情况都会发 return offer,这些人会在法学院毕业后加入律所做一年级律师。但是招聘办公室也会看偶尔投进来的简历,但是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人以外,其他的都不会考虑,因为每年的校园招聘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用人需求了。 2. 律师培训 国内律所感觉更还像是学徒制,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进去都是从律助干起,薪水也没有很高,各家差别很大,有相对固定的合伙人带着干活。 美国这边呢,其实我们暑期实习和毕业后做 first year associate,干的活本质上跟国内的律师助理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个大案子里最细枝末节、最消耗时间、最不需要决策性思考只需要重复体力劳动的任务。但是,美国律所是非常尊重低年级律师的劳动的,没有我们这些小螺丝钉,合伙人谈下了一个业务难道自己去起草 term sheet(条款书)么……美国法律行业对新人的态度,从薪水上就可以看出来啦。一线城市大律所的一年级律师年薪十六万刀,这个是行业标准。 作为暑期实习生("summer associate,"简称 summer),从到律所来的第一天起就感觉到美国的法律行业是真正尊重新人的。暑假来了现有为期一周的 orientation,基本 50% 的时间都在做游戏,破冰啦社交啦律所寻宝竞赛啦,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感觉到律所的温暖 =_=,从而心甘情愿的毕业回来为他们卖命。但是真的感觉好温暖啊!起码人家面子功夫做足了啊给实习生吃好喝好啊!第一周毛线都没干也有三千零七十七刀的薪水啊!真的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啊喵! 其他帮助新人适应环境的方式还有: 每个 summer 配三个"导师"——一个合伙人导师,一个高年级律师导师,一个低年级律师导师。这三个导师在暑假期间有义务带 summer 出去吃饭,费用嘛当然律所报销。而且前两个导师也是 summer 职业发展意义上的导师,在暑假期间是有义务带着 summer 参与自己手头的工作并进行指点哒。 对于律所所有的律师而言,只要是带任何 summer 出去吃饭,律所就给报销费用。午餐基本上是一个人 60-85 刀,晚餐一个人 90-105 刀,每个律所不一样。我会说我们律所有人带着 summer 去吃米其林三星的特价菜单么…… 每个 summer 都有一个 recruiting contact,就是 HR 部门的一个经理之类的,这个人没事就会给你打电话嘘寒问暖,问问你在律所过的好不好啊,有没有哪里不开心啊……我记得我有一次给我的联系人发邮件说我牙疼,问暑假有没有保险给我,我的联系人秒回电话,各种道歉说律所的保险只能是全年的,但是可以帮我看看有没有别的折扣啊,又问我疼得离不厉害要不要请假啊……反正是温暖哭了 T_T 各种针对 summer 的社交活动,比如说跟合伙人一起打高尔夫球啊看演唱会啊玩密室逃脱啥的……详见[社交篇] 各种专业培训,比如说每天中午都有 lunch talk,基本上是各个业务领域的合伙人或高年级律师来谈经验,然后还有什么模拟法庭啊 deposition seminar 啊 mock negotiation 之类的都是各个律所标配就不多说啦。 3. 福利制度 / supporting system 这个就有点广泛啦,不管是针对 summer,美国律所基本上都会有一套很完善的 supporting system,其核心宗旨就是解决律师衣食住行上的一切烦恼,确保其能够全心全意集中在工作上,具体而言,各种福利包括: 只要是跟律所的人出去吃中饭 / 晚饭、参加活动、见客户,都可以通过律所叫车。有一天中午我跟几个律师去吃饭,也就一两公里远的地方,还是出门就坐车…… 晚上工作到一定时间后可以叫免费外卖+干完活律所叫车送你回家 Word Processing(文字处理)。这个我最爱啊!基本就是你任何 office 办公系统搞不定的事都找他们,比如说 Excel 不会弄啊,Word 排版排不好啊之类的。还有最强大的校对!天知道作为一个非英语母语的人我有多感谢他们,每次我 memo 写完都帮我改语法错误么 T_T 简直不能更喜欢! Research Support(研究支持)。这个也超赞!比如说你写 memo 要查国会的一次辩论记录,但是众所周知啊国会记录是最恶心的东西,我通常就直接给图书馆负责 research 这一块的人发个邮件说我要找这个,然后没过一会人家就把原文给我找出来,还把相关部分标亮了棒棒哒! 秘书。是啊是啊是啊这个我第一次去就震惊了。感觉以我的资历和年龄,嗯,那个一般 21 岁的小姑娘都是去给别人当秘书的吧……结果到办公室的第一天,一个将近 30 岁一看就超级干练精神的黑人姐姐过来说我是你的秘书喵!后来我都一直不好意思麻烦她,每次都小心翼翼地说,can I ask you to do something for me? 然后秘书姐姐眼都不眨的就说,You can ask me to do anything. 喵的感动哭了啊。后来我的报销表啊打印复印装订扫描什么的都是秘书姐姐帮忙做的,省了我好多时间啊!!(感觉自己好没见识( ̄Д ̄)ノ 总之福利制度暂时能想到哒就是这么多。而且我们律所绝对不是个例,跟其他小伙伴交流得知,基本大律所都是这样,比如说如果某家律所没有 word process department,是会被同行嘲笑的…… 说了这么多,应该可以看出来,在律所管理模式上,美国律所是有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体系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法律行业极其发达,新人律师乃至律师这个职业本身是非常受尊重的。比如说上面提到的 word process 啊 research support 啊叫车叫外卖什么的,都是直接 bill 到客户的账户上的,也就是说客户不仅要为律师的法律服务买单, 还要为支持律师进行法律服务的服务买单。我们都是棒棒的很有底气呢!不给我们好吃好喝才不给你们干活!口亨! [工作篇] 诶这个就不能说太多啦!提到律所具体的客户信息的话可是违反保密协议的。:)不过工作的分配和大概内容还是可以讲一下哒。 跟国内比较来说,合伙人肯定是主要负责发展客户,就是去谈业务的,这个没差,不过合伙人谈下来的业务可不是什么“只给自己团队干啊。” 因为不管是从行政制度上还是从实际的责任分配上,很少有律所的经营模式会是那种,一个合伙人有自己固定的团队——从高年级律师到实习生全配全了的那种。可能会存在一些高年级律师经常跟着固定的合伙人干活,但他们彼此都不是互斥的,不知道这样说够不够清楚=_=。就是说一个合伙人手里有几个不同业务,每个业务上的高年级律师都不一样。一个高年级律师同时也跟好几个合伙人干活。但可能存在一对合伙人+律师搭档做业务的次数比较多。 1. 如何接新手任务 对于新手律师和我们 summer 来说,拿到工作的方式主要有三种:central assignment system + partner/associate mentor + 自己的人脉关系 Central assignment system 是这个意思:每一次一个合伙人有个业务,需要低年级律师或者 summer 来做一些琐碎的活,这个合伙人会联系律所一个专门负责分配工作任务的部门,说我需要人来帮我干活,然后这个部门会根据低年级律师 /summer 们手头的工作量和工作兴趣之类的来决定找哪些律师来帮忙。比如说我经常在办公室坐着就接到他们的电话说——诶我现在有个可好玩的活了!是个大 deal 呢!你要不要来玩呀!能学到好多东西呢!然后我就开心地说好呀喵~然后他们就把我跟这个业务的律师联系上啦。 Partner/associate mentor 很好理解。就像上面说的,律所会给新人分配"导师",导师有义务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分配给新人。 自己的人脉关系,就是比如说说自己没事在厕所碰见个律师,聊起来了,俩人相见恨晚,从律所难喝的咖啡聊到希拉里下周的竞选演讲,然后那律师说,诶我这手头有个活以来跟我一起干吧! 2. 新手任务都包括啥? 其实呢,我们 summer 干的活跟 first-year associate 都是差不多的。比如说有并购业务,那就是坐 due diligence,看几百个合同然后把 change of control 条款总结出来。如果是做诉讼,那就是 research 然后写 memo,比如说这案子里的一个小 issue 相关的法律是啥啊给总结出来。 还有一种东西叫 shadowing。就是比如说你的合伙人 mentor 要去一次并购业务的谈判,然后就带着你去了,虽然你根本也听不懂,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个啥,但就跟在合伙人屁股后面像个影子一样看看真正的谈判桌是啥样的…… 其实新手任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说简单呢,是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受到过法学院正统训练的人来说,写个 memo 根本不是事,due diligence 虽然没做过,但法学院 outline 什么的总会吧,没啥区别。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 summer 觉得工作不会做被虐哭了。即使是像非诉里面技术性比较强的一些领域,比如 banking regulation 啊 M&A 之类的,一些特有的名词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搞不清楚,也都是能自己查资料学会的。毕竟律所花这么多钱,我们也不是傻子呀,自己不懂的东西也能喵喵喵的就学会了! 但是难就难在新手任务也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是要自己去体会才能做好的,比如说—— 做 due diligence 总结合同条款,格式如何?要不要加 section reference?总结的要有多详细?重复出现的词怎么定义? 律师让我查一个问题现有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我查完了要怎么跟他沟通呢?写邮件的时候要不要加 bluebook citation?是写的通俗易懂一点还是专业性强一点? 合伙人让我跟他参加 conference call。我要不要准备做笔记?做笔记的话,是 narrative 一点还是 outline 模式?有涉及相关法律要不要引用?要不要拓展? 手头同时有四五个工作,能否管理分配好自己花在每份工作上的时间?能否让自己和每个任务上的高年级律师保持沟通,让他随时知道自己的工作进度? 合伙人让我回去查一个东西,但没说要查到什么程度。那我是随便查一下,然后下次见面再看他具体想要什么, 还是把相关资料翻个底朝天做好摘抄整理,下次见面他问什么都能直接答出来呢? 说白了,这些新手任务的难点难就难在,都不是光通过看书查资料就可以学到的,而是如何跟上司同事有效沟通交流的问题。这些可能现在说说觉得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实际工作中,因为双方的工作习惯不一样,难免对对方工作成果的期待不一样。低年级一点的律师还可以厚着脸皮多问问题,可是对于合伙人百忙之中召见你一下布置下来的工作,很多时候根本不可能细问啊=_=,真的就要自己慢慢体会了……反正我是有很多 work product 被改到惨不忍睹发现自己虽然法律搞懂了,但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对方想要的,格式啊 style 什么的都不对,然后开始一点点反思,怎样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如果我在对方的位置,会期待 summer 给自己一个怎样的东西。慢慢摸索下来还是有所进步哒!后来就总被表扬说 excellent work 了呢! 还有一个比较难的地方就是 Timing。summer 或者新手律师可能不会很快就完全加入一个团队,然后承担很多责任只能忙这一件事脱不开身,更多的还是在很多个任务里面打酱油积累经验,这时候 multi-task management 的能力就很重要了。虽然你做的具体工作可能不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但对方肯定还是需要的,这时候就要保证自己在同时做很多小任务的情况下,每个任务的完成程度不要差别太大。呜呜呜呜这方面我就做的不好,因为接了太多任务,时间分配不合理,直到最后走的一天还有一项工作实在完不成了 T_T。感觉好对不起那个律师 T_T 3. 怎样对待新手任务? 每次在知乎上看到国内法律行业相关的题,总是有人阴阳怪气的出来说,作为新人律师你就是来卖时间卖苦力的呀,一定要有案源意识不然你就永远被剥削啊什么什么的。 说我是被美国的法律环境惯坏了也好,自己心甘情愿给人打工也好,反正我每次看到这种论调就忍不住喷他一脸[哔——] 做的任务没有技术含量,这个没错。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任务高年级律师都不想干,这个也没错。但是,一个机器的运转总是需要螺丝钉,一个法律业务最基本最细节的工作也总要有人来做,那这个人,不是刚毕业的新人律师,难道还是从业十几年整天忙着做发展客户的合伙人嘛? 从新人律师自己的角度来说,我也不喜欢 due diligence,看几百个合同都快看吐了,我也不觉得看一堆合同真的就能把自己看成写合同小能手了。可是不做这些我能做什么呢?你让我直接写协议书,直接决定这个并购要用哪种 transaction structure,或者直接告诉客户他们的生意会不会被美联储调查?这些我也不会呀。虽然在法学院学了 Volcker rule 是啥,但是我从来没跟美联储的人打过交道,这个交易又怎么复杂,我怎么知道美联储会不会用 volcker rule 来管啊!! 所以从新人的角度,我是很感激律所能给我机会跟着最厉害的合伙人,看看他是怎么跟对方律师谈判兼并条款,怎么跟客户打电话解释 regulatory risk 之类的呀~我每次接到啊一个新任务,虽然我做的工作都是很低级的,但是负责任的律师都会跟我谈一个小时,告诉我这个业务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他们的策略是什么,我的工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我因为参与低级的工作,可以围观高年级的律师是怎么一点一点把这个业务做下来的,可以学习他们起草好的材料,他们沟通的方式……这样有朝一日我坐上了那个决策方向的位置,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呀。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好嘛! 对国内律所来说,让新人做最细枝末节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一点错都没有的。作为新人律师,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工作不涉及决策层面就好生气的不做了。国内律所应该改进的是,不要让新人律师只做低级工作,而不给他们提升的空间,不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看到更高级别的法律服务是怎么运作的。还有,国内律所也应该尊重低年级律师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没有他们,高年级律师要多很多工作量,而且律所的律师会更新换代,这些曾经的新人也会成为律所业务的中坚力量。说白了,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这种行为错在不让吃草而不是让你跑好吗…… 然后从新人律师的角度来说,意识到自己螺丝钉的本质是对的,这大家都知道啊,但是不应该抱着一种“你们都是坏人都不给我厉害的活干”这种心态好嘛~制度再不好,除非你有本事给他翻个底朝天,不然光是埋怨是没办法提升自我的啊。如果大环境不理想,那就自己脸皮厚点去跟着学,没有好的师傅愿意带,那就抓住一切机会观摩学习并伺机找一个好大腿抱上去。如果个人能力没有强到能改变不理想的环境,或者跳出这个环境,那么应该做的是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提升自我不是嘛!! 诶好像跑题了……我真是话痨耶……那今天先酱紫了拜拜啦(OvO) 如果有好多人赞我我就再更新社交篇喵! **0802 更新 ** 4. 工作时间 先说一般律师的工作时间。对于 associate,尤其是初级助理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什么朝九晚五啊根本就是不能想象的,所以一般这种“律师每天大概工作到几点”的问题是没办法回答的。因为法律本质上是服务行业啊,客户需要东西的时候,熬夜也要做完,但是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正好手头没什么事,可能每天五六点就下班了。 所以说工作时间具体是很难描述的。但是很好理解的一点是无法预测。作为 junior 对自己每天工作多久是控制不了的。比如说你现在在一个 M&A 的 deal 上,对方希望一个月之内结束掉,那可能你这一个月每天都 bill15 个小时,只有九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吃饭睡觉洗澡,临近结束那几天还要熬很多夜。再比如说你这周手头大概有两三个事,每天工作到九十点钟回家,也没有太夸张,但是周五下午忽然合伙人过来跟你说,诶我有个很急的 research 要你做!你能不能周日给我呀!然后你的周末 duang 的一下就毁啦◡ ヽ(`Д´)ノ ┻━┻ 每年的 billable hours,纽约这边各家大律所 associate 的平均值大概在 2200-2400 之间。这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到每个律师或律所上变化会很大。比如说 Wachtell 的律师平均怎么也得在 3000 个小时吧,但是对于一些出了名的工作强度不大,氛围比较好的律所,比如 Ropes & Gray,一年大概 1800-1900 都很正常。 不了解 billable hour 到底是怎么个算法的可以看我们学校 career office 写的这篇文章:The Truth about the Billable Hour 简单来说,你每天吃饭喝咖啡上厕所上网发呆的时间是不算的,billable 就是你实际工作的部分,比如说你今天 bill 了 8 个小时,但是你可能在律所待了 12 个小时,因为那四个小时你出去吃饭了,这时间是不能 bill 给客户的。 但是我们律所还有很好的一点就是 no facetime requirement。就是说只要你活儿能干完,你人在哪无所谓。我暑假的时候,我们那层楼七八点以后就没人了,我偶尔加班待到九十点,隔壁的合伙人都会来跟我说诶你还在这干嘛啦赶紧回家! 然后 summer 的工作时间就真的很随意了……早九晚六是常态,上班中间跟其他律师去吃一个三个小时的午餐是常态,每天实际工作时间只有 4 个小时也是有的,晚上去参加活动疯玩到凌晨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 ̄) 那是因为律所对待 summer 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定要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不过 summer 也是会加班的,比如说你现在就在一个节奏比较紧凑的 deal 上,客户催的紧,合伙人只能一层层催下来。于是这个活你周一拿到,在周二一定要交给初级助理,因为初级助理周三要交给高级助理,周四合伙人审,然后周五就发去给客户了…… 基本上不管是 summer 还是初级助理,工作时间主要取决于两点:客户那边的 deadline 和你直接汇报的上级对时间的要求。比如说有的时候客户那边虽然不急,但是直接监督你干活的 associate 让你一天之内先交个 working draft 上去,因为他不信任你的能力要让你改改改=_=# 所以说如果是跟着那种要求比较严格的律师,summer 的工作时间就会比较惨…… 个人公众号 zhaodanmeow 超级话痨 谨慎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