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被病毒啃噬,肺功能不可恢复?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2-2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庄有猫,太年轻,太天真。

    今天看到微信和微博上很多人转发一则消息,说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会被病毒啃噬,肺功能不可恢复,甚至会出现下图中的恐怖情况。

    [​IMG]

    咱们先说结论吧:

    1. “新冠肺炎对肺功能的损伤不可逆”,这是错误的。虽然需要更长期的观察,但是目前来说能恢复,甚至完全恢复。

    2. 2019-nCoV 危重症患者的问题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不是病毒直接啃食肺部。

    先讲一下关于肺的一些基础知识。

    人一共有两个肺,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对称,右肺有三个叶,而左肺只有两个叶,这跟心脏的位置有关。心脏在双肺之间,位置偏左,占据了不小的空间。不仅人类如此,包括阿猫阿狗在内很多哺乳动物的肺部,都是左二右三这样的发育结构。

    [​IMG]
    双侧肺叶,左二右三。图片来自 Wikipedia。

    而肺部的最主要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换气。咱们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交换到血液当中,并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所以在肺部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患者会感觉呼吸困难。

    但肺是一个内脏器官,医生很难直接观测到这些病变是啥样的、在肺的哪个位置,因此医生通过影像学的手段来发现这些问题。在肺部的影像学检查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办法的就是拍 CT。你可以把 CT 理解成一堆 X 光平片的组合,机器围着你绕一圈,就可以获得很多断层扫描的图片了。

    我们单纯看一张二维图片,应该很难想象整体的构造,但如果这些图片足够多、每两张图之间的过渡足够小,我们就能想象出它的立体结构了。

    而在影像学上,我们把这种技术叫做三维重建。断层扫描越薄,我们就能获得越清晰的重建器官。通常来说,要求 1.5mm 或者更薄的 CT 扫描才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三维重建可以让医生更好的评估病变情况,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

    像 CT 三维重建等手段,并不算是新技术。

    [​IMG]
    肋骨术后的 CT 三维重建

    讲完了基础知识,咱们说说新冠肺炎会不会出现图中说的情况。

    简单来说,新冠肺炎病变不可恢复,这是错误的。

    咱们还是说回 CT。在 CT 上,新型肺炎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主要以磨玻璃阴影、实变为主,缺乏特异性。

    缺乏特异性的意思是,它的 CT 表现跟其他病毒性肺炎的表现没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不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核酸检测结果,医生很难通过 CT 就直接判断到底是哪种病毒引起的肺炎。实际上,新冠肺炎和过去常见的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医学影像上还是比较像的,甲流肺炎也经常出现弥漫性磨玻璃影和实变。

    而大家最近听到的、感觉很吓人的“大白肺”,其实是两肺出现了弥漫性实变阴影,在胸片上就呈一片白,这是危重型肺炎患者的表现,并不限于某一种病毒性肺炎。

    [​IMG]
    正常来说,富含空气的肺部在 X 光下应该呈黑色,而右图就是所谓的“大白肺”已经看不到肺部了。图片来自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对七万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统计,81%的患者都属于轻 / 中症,重症大约占了 14%,而只有 5%的患者是危重症。

    像图片中这种双肺都出现了肺弥漫性实变的情况,通常只有危重症和一部分的重症患者才会有,占了大多数的轻 / 中症患者是不会有这种表现的,甚至在轻症患者的影像学上都看不到肺炎表现。

    所以,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并不会出现这个朋友圈后面几张图的情况。

    这个朋友圈中还有一段比较博人眼球的,就是“病毒啃噬肺部“以及患者肺功能不能恢复的论断。

    然而这两点也都是错的。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问题并不来自于病毒的直接攻击,而是自身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很多病变都是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比如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统火力全开,引起了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脏器受损,这属于“杀敌八百,自损三千”。

    而肺功能不能恢复也是错误的。即便是重症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肺功能也能逐渐恢复,像武汉疫情中第一位出院的重症患者,主治医生从他的 CT 结果上来看,患者的肺部已经恢复了 90%。

    当然,我们看问题不能看个例,我们更应该看群体。根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的专家推荐意见,根据目前所观测到的情况,绝大多数新型肺炎患者经过治疗,病灶范围缩小,密度逐渐减低,病灶数量减少,磨玻璃阴影可完全吸收。

    [​IMG]
    [​IMG]
    图片来自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而对于一些存在实变的危重症患者,将来治愈后残留病灶会如何变化,目前因为没有很多的资料我们不能妄下判断。但根据之前 SARS 的跟踪研究,实变影可以转归为磨玻璃阴影或消失,也有一些磨玻璃阴影可持续存在。

    不过,图中有一点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的,也是目前很多医生和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就是这名患者“前天还生龙活虎的,今天就下病危了”,目前我们还不是很清楚那些轻症患者有可能发展成重症、应当如何尽早干预,这是目前临床治疗上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虽然图片看着很吓人,但并不能用少部分的个例代表整体,另外在描述当中也有诸多错误之处,会引起普通民众的恐慌。公众利用目前公布的数据、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比如已经有科研团队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模型,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冠肺炎的演化过程。

    但话说回来,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记得我们在进入医学院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八字箴言: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资料来源:
    Koo, H. J., Lim, S., Choe, J., Choi, S., Sung, H., & Do, K. (2018). Radiographic and CT Features of Viral Pneumonia. Radiographics, 38(3), 719-739.
    Sensitivity of Chest CT for COVID-19: Comparison to RT-PCR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第一版
    中国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