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当能平静的看完那些不认同你的声音时,我们就成熟了。 阅读原文 这里先要纠正一个概念: 不是实力派演员不被更多人看见了,是整个娱乐行业在场景分化 过去一个实力演员通过一个剧瞬间家喻户晓,全国大部分人都认识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例如,1990 年《渴望》在首播时收视率高达 90.78%。 如果当年也有“流量”一词,主流的电视频道就是最大的流量。 当所有人都在看一部剧的时候,纸媒、议论都围绕几个演员,演技出色的演员的确更容易瞬间被赞誉碰上神坛。 而在今天,大家的娱乐场景本身就在分化,或者说圈层化。 有的人每天只看短视频,有的人在弹幕网站,有的人看中长视频,有的人看实况电视,有的人只看数字频道的选播节目。 设备和渠道商,有的人用手机看,有的人用平板看,有的人用投影看,有的人用电视看。 大家在不同的场景下,看着不同的频道,这就造成哪怕大火的剧,也只能有原来几分之一的人看到。 这是和“流量”无关的。或者说,这种百花齐放,才是真实的观众按照喜好在投票,做出选择。 我有一个朋友,老二次元了。抖音、B 站舞蹈区的小姐姐如数家珍,每天回家除了看宅舞就是看动漫。如果有了什么新舞蹈 UP 或国漫他都能立刻知道。 但是任何古装剧、宫斗剧、穿越剧他都是不看的。哪怕出现了一个实力派的,阳光的,演技高超的演员,主演了几部王剧,都大火的那种,他依然是不知道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你说这是因为他被“流量”引导所以视而不见么? 恰恰相反,他选择了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流量”,屏蔽了另一条“支流”的信息。 而对于他喜欢的动漫、舞蹈内容,他也并不盲从那些“流量”刷成的榜单,他会在专门的讨论区和其他深度爱好者交流,专业的 UGC(用户自撰写)内容骗不了人。 同样,在电影、剧集的娱乐领域,真正的爱好者也在深度的社区里讨论。有专业的视频制作者分析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背后的寓意和表演功底。 在这些地方,所谓商业制造的“流量”更像是一种水面的浮沫,可以影响一些停留在表面没有太多自己思想和判断力的年轻人。 但随着爱好的分化,越来越多的真正爱好者正在深入,挖掘每一个信息背后的真实性,评价每一个演员或网红背后的专业能力。 不用害怕“流量”,应该警惕的是没有自我的判断能力。“流量”只能把一个人更快的带到你的面前,给你一些信息。如果你喜欢,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他,形成你的自我判断。 随着你热爱一个东西,你会在一些专业社区了解到关于他更多真实的,正面的,负面的内容。你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文学、艺术素养会帮助你对信息作出甄别,形成属于你的认知。 低调有实力的演员,不一定需要被更多人看见。他只需要被属于他的关注群体了解就好。非所属圈层的过多关注,对他可能是压力甚至是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没有距离的成本,一千个粉丝就足以养活一个艺术家。 当他在自己的领域逐渐累积后,会随着成长慢慢破圈,被更多的人知道。 甚至如果他不愿意,希望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可以一直不走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小群体交流就很好。 我们不用为低调有实力的演员担心,只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自然会给那些值得被关注的人更多的机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