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军,奥运会举重冠军 阅读原文 想来聊点背后的故事。或许有生之年很难再遇上像 2020 东京奥运一样的情形了(也别再来了)。 备赛四年变五年。记不清是央视采访哪位运动员来着,她说,“那天一早去训练馆,瞅着倒计时牌从 100 多天跳成了 400 多天。一下泄了劲儿,特崩溃”。100%的真实回应,不分项目,也无关国籍。 就我而言,多出来的一年,比前面四年难得多的多。撇开年龄和体能,最大的顾虑是家庭。因为疫情,得全封闭训练。其实我家就住天津,离不远的,两个女儿都还小外加老人,本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担子却全落在了妻子身上。 艳子曾经也是一名举重运动员,所有的纠结和挣扎她最懂。后来,她反倒跑来宽慰我说,“就暂时把你交给国家了。(其他)别担心。”这话,是真扎到我心里了,同时也是继续坚持的最大动力。 说回备战,变化很多。先是时隔 20 年首次级别调整。我那会考虑到岁数大之后你降体重,肯定对各方面有影响。索性打 81,上了 4 公斤。但实际上,我和余导对把增加的体重转换成更稳定的技术这方面,什么经验都没有。 东奥最棘手还有个什么呢,是国际举联修改的新积分规则,要求必须在 2018 年 11 月 -2020 年 4 月的三个比赛区间内完成 6 站积分赛。相当于每两个月就得打一次高强度比赛。就这段时间,我遭遇了生涯内最艰难的一场比赛。也是给自己逼到绝境的一场。 2019 年 9 月的泰国芭提雅积分赛,决定拿不拿得到东奥入场券的关键比赛。抓举我开把是 165,有点着急了,往前迈了两步掉了,把腰扭了。一个小关节的错位,当时没感觉太出来。第三把,我和小 14 岁的队友李大银都抓了 171。一切就看挺举了。 两项间歇时,身体反应就显出来了。动不了,腰肌一下子缩到一团,弯腰都弯不下去。没办法,只能把挺举第一把从计划的 200 降到 191,想着先保个总成绩吧。杠一扔,痛感爆发,走路都走不了,人被架着下场了。 当时余导过来劝,要不放弃吧,别把身体搞坏了。怎么说呢,没来及想什么多的,就一条,不想放弃每一把,边趴着敷冰袋边回:“不可能,确实不能(弃)”。完了第二把直接加到了 205。因为是最高重量,可以等全部人举完再上,也算是战术给自己换多点休息时间。 205,是刷新世界纪录的重量。完全是咬死了牙才撑起来的。杠一扔,人就往一边歪了,勉强没倒地。没多久,大银最后一把举过了 206,二刷纪录。当时全场就剩我的第三把,顶了个 207。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在国际比赛上挑战过的重量,但能不能去东京就此一举了。再怎么疼,也不想留遗憾,必须再试一把,给它拼了! 要说犹没犹豫过腰伤呢,也犹豫,但一上台感觉就来了。也不是纯说胜负欲吧,就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热爱举重的人看。我是真喜欢台上的感觉。 说到胜负欲,对 2016 年的里约奥运,是有的。五年来继续坚持的理由,有它一份,想再较量一把,还是有那么点不服气吧。 说个东奥决赛开场前的小插曲,也是后来少见开把没成的教训。权当给大伙避雷。 那会中国举重队已经收了三个级别的冠军,我是有压力的。后台区就一直在调情绪,调着调着感觉要爆棚了,还跑去跟余导提“要不开抓 170 吧”。没同意,依旧 165,完了没带起来(兴奋过头随意了)。下场余导很严肃说要重视,我也跟自己说:“就两把了,不能再乱来了。”静下来一步步想动作,怎么带,怎么展。抓举成绩稳在了 170。 挺举开把实话说有瞬间,闪过了 2016 年的画面。抬杠那下,还是有点害怕掉了的,咬牙硬顶。197 一过,心态就完全放开了。第二把 204,从握杠就憋足了气,完事锁定金牌后,是有点小喜悦的,趁着斗志又报了 210。翻站的时候调铃没有调好,稍微歪了点,丢了。有点可惜。 评价什么的不敢讲,比赛很享受,但过程真的很难很难。最想说的是,这份荣誉不光属于个人,而是实实在在地属于整个中国举重队。 我是吕小军,一个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举重的中国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