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萨学院冷哲,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阅读原文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传信息,而这些信息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这些遗传信息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我们这个个体,所以几乎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特征都是父母遗传下来的。 其他人回答了很多常见的性状,那我就说一个冷门的遗传性状——牙齿。 人类的牙齿也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的,牙齿从开始发育到萌出会受多个基因的调控,当任何一个基因出现突变的时候,都会导致牙齿大小、颜色、形状,排列等改变。 比如我们亚洲人有一个着名的牙齿遗传特征,铲形门齿。不信你现在就可以伸出舌头来舔下自己的上门牙,是不是觉得是有一种凹下去的感觉,而下门牙反而是直的? 亚洲人的基因遗传还不光是铲形门齿,亚洲人的面相普遍存在面型凸的特点,牙齿相对来说长得比较拥挤,而欧美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多位直面型,颌骨更长,出现牙齿拥挤的情况较少。 那这会有什么影响呢?一组直观的数据,据《中国口腔正畸学杂志》等多方渠道显示,中国正畸拔牙比例为 60%左右(欧美拔牙比例仅为 10%左右)。 也就是说,同样在正畸的时候,因为亚洲人的面相问题,需要更多的拔牙。这个我也深有感触,小时候正畸的时候,第一项操作就被医生拔掉了 2 个牙齿。 我一直以为小孩子看牙要等到换完牙以后。 但到了后来我发现,我被这个经验所误导了,为此差点耽误了我们家大娃。 给大家讲一下事情的经过 大娃从小就爱咬嘴唇,这可能也是很多孩子小时候的习惯,但是在我纠正她咬嘴唇这个恶习的时候发现,她的门牙越来越向外突出,开始我还吓唬她,咬嘴唇咬的太多,牙都歪了。后来我觉得不太对劲,在她 9 岁的时候带她去看了正畸科的大夫。 结果正畸科大夫看了以后就说,你们来得太晚了。孩子的下颌骨发育已经受到了影响。我当时就愣了,矫正牙齿为什么还涉及到了下颌骨? 经过我与医生的深入交流,我才明白,孩子的牙齿的问题不光是出在了牙齿上。大娃遗传了我先天性扁桃体肥大,而她自己因为小时候反复的鼻炎发作又引起了腺样体肥大。最终的结果就是她睡觉的时候特别容易打鼾。 对于成年人来说,打鼾算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影响的是身体健康,而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张口呼吸,会引发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 最终痛定思痛,去年夏天就带大娃切除了扁桃体和腺样体。(如遇类似情况: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打鼾的问题解决了,但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大娃的门牙已经明显突出了,要什么时候开始正畸呢?也要像我那会一样等到 12 岁以后吗? 很多人误以为,孩子的牙齿,需要把乳牙替换完成后再进行干预。但事实上,如果孩子有龅牙、地包天、小下巴、张嘴呼吸或者牙齿排列异常,以及在换牙的过程中发现牙齿的问题,都可能需要更早地开始介入治疗。延误过久,会引发很多问题。这个介入时间可以提早到 6 岁左右就请口腔正畸专科的医生进行一次评估,来决定介入的时间,如有必要的话,可以选择在乳牙期进行介入,根据情况也可以选择在换牙的阶段(替牙期)进行介入。 比如我家大娃就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间,但还好,现在仍在替牙期里,所以依然是很好的介入时间,因此就不准备再拖了。根据医生的建议,现在开始正畸的话需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还是需要拔牙,把上颌骨尽量向后,使得脸部外凸的程度减轻。而根据医生的说法,如果能早一点开始治疗的话,拔牙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虽然发现得晚了,但还没有太晚,孩子的脸型还没有完全变成腺样体面容那种,如果再拖两年,等到 12 岁的时候在想着去医院做检查,后果不堪设想,替牙期也是重要的脸部肌肉发育的时期,如果等到肌肉发育完成,再去进行治疗,后期的难度就更大了。 而且医生给我最后的建议是,现在开始正畸治疗的话可能还需要 2-3 个阶段的治疗,分别对于牙齿,面部和下颌骨进行多次手术。每次提到这个我就很闹心,悔不当初啊。 而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我发现大娃的牙齿已经开始影响她的自信了,她现在在拍照的时候不敢笑,即便大人要求她笑,她也会用嘴唇去遮挡着自己的牙齿。 总结了下我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就是,儿童的早期正畸管理,并不是简单都是牙齿管理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了牙齿,肌肉和骨骼的多方面因素。 在跟大娃的正畸主治医生沟通的时候,了解到国内隐形矫治行业有一种“儿童颜面管理”的解决方案。 简单说,颜面管理就是在儿童发育期间,对牙齿的干预,可以从牙、骨、肌三维一体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儿童替牙期生长发育问题,促进颜面结构与功能、外观和健康协调美观,来达到儿童健康成长的管理。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促成儿童颜面健康协调美观。 比如我家大娃的这情况,我只是关注了牙齿的情况,而忽视了张嘴呼吸,以及下颌发育等等其他问题,而又错误地理解了牙齿矫正的时间,导致现在我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给大娃做颜面管理。 除了像我刚才提的拔牙以外,还要进行下颌骨的修复手术,真的,看到这个图我都觉得下巴疼。 我尝试着跟大娃提了正畸的拧铁丝操作和下颌修复的术过程,当场就吓哭了。想想也是,我看图就觉得疼,就别提大娃才 9 岁。 于是,我也在寻找一些其他的可替代方案,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早期矫治工具主要有 4 大类: 第一类传统的由技工室加工的各类功能矫治器,种类繁多,但是普遍只能解决某一类的问题,常常需要和其他工具比如固定矫治器联合使用。有些可摘、有些不可摘,但是效果主要由临床医生通过频繁复诊调整控制。 第二类,固定矫治器,能解决的主要是牙齿的问题,基本无法做到对牙齿以外的其他原因的阻断,舒适美观卫生都不沾边,最大的优势是医生熟悉使用。 第三类是硅胶类的咬合导板,有定制的有非定制的,主要解决的是肌功能问题,对于牙齿无法做到精确控制,适应症也比较窄。 第四类是近些年来兴起的隐形矫治器,具有舒适、美观、卫生、方便等优势、可以做到对牙齿的精准控制和牙齿移动预期结果的预测,适应症比较多。 经过各种考虑和筛选后预约了医生面诊,通过 3D 口扫形成牙齿模型,给到了孩子一个矫正方案,模拟正畸结束后的牙齿预期效果。 正畸过程中会定制产出前导下颌矫正器,运用咬合的力量引导颌骨发育,在纠正骨型畸形的同时,完成错位牙 的矫正与咬合重建。 可以说,牙齿,骨骼和肌肉三者,在孩子的颜面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孩子的颜面受损。 今天跟大家说了这么多,也是希望,看到的家长能吸取点我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