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6-2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34
    赞:
    46
    [​IMG] 浅墨Victor,二级市场投资兼干货型煲汤作家。公众号「浅墨投资日记」 阅读原文

    1. “买房”还是“买享受”

    有朋友回帖评论说“不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就是落入‘刚需’的买房还贷陷阱。同样是韭菜,反正都是被收割,不如让自己舒服一点,买点自己喜欢的商品或者服务,这可能也是文中一部分‘无产中产阶级’们看透以后的无奈之举吧”。

    大家集中讨论的第一个点是“花钱购买优质商品和服务”与“存钱买房”这两件事孰高孰低。

    在我看来,分析问题时,对立的二元论虽然简单,但是不太可取。因为它判定事物的标准非黑即白,而我们所处的世界往往有黑有白还有灰。二元论有很大的盲区。

    我的观点很简单。有两个:

    一、无论是存钱为将来买房,还是花钱为当下舒心,这就是人性的选择,都是合理的,没有哪一个选择值得被更多人批判。

    有人认为“有套房更重要”,所以他愿意牺牲买包买鞋买 SPA 的钱,为将来有套房作准备。有人认为“当下的体验更重要”或者“反正我也买不起房,还不如现在就享受享受”,这也无可厚非,甚至还带着很强烈的乐观主义心态。

    有钱难买爷高兴。只要有人选择现在,就有人选择将来。房子也是商品,花 500 万在北上广购置房产的人,和花 5 万买香奈儿的包的人,都是在消费,都不至于被批判。

    从国家的角度讲,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只要消费了,无论 5 块还是 500 万,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自己认同的消费内容之下,在自己认同的价值体系之下,如何消费是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二、虽然如何消费是个人的选择,我仍呼吁大家合理消费。我批判的不是“消费主义”,而是营销洗脑和攀比炫耀下不合理的“消费主义”。

    简而言之,该买的还得买,不该买的就不买。

    什么叫“该买的”,什么叫“不该买的”?存钱在未来买房是对的么?花钱买当下的商品就是错的么?

    我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我购买这件商品,更少为别人,而更多为自己,那就买;如果我买这件商品更少为自己,而更多为别人,那就不买。

    什么意思呢?

    你一个月挣 1 万,花 8 千买一套瑜伽课,这我大力的支持;你一个月挣 1 万,花 8 千买一个包,如果是为了让别人认为你过的挺好挺有面子,这我大力的否定。

    花自己的钱,为别人而活,这不可取。

    如果能从内心戒断虚荣和攀比,戒断因外人而产生的消费欲望,那我觉得这个包哪怕售价 2 万,买了之后放家里研究那顶级的做工和皮革艺术还巨爽,那我大力的支持你买。

    但是,中产们买了包,最想做的就是背出去或晒出去。

    背出去给别人看,晒出去给别人看。

    如果说营销洗脑是“消费主义”的利刃,那炫耀攀比,就是“消费主义”的原罪。

    所以,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为了当下的享受去消费:如果是吃美食做 SPA 买显卡,我是支持的,因为这完全是为自己开心。但如果是为了购买不属于自己收入层次的商品以证明自己比别人高一等,或者维护所谓的尊严和优越,我劝大家还是理智一些。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多的包和鞋,朋友圈里再多的秀和美,终究如梦如幻,不切实际。别为别人的眼光丢掉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买房比买包买鞋更政治正确的原因。因为买房,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

    2. “镰刀”太多,作为“韭菜”,就算存钱,谈何资本变现

    面对国内日趋泛滥的“消费主义”,我个人的意见是矫枉必须过正。尤其是在这几年现金为王、地雷遍布的时候,手里捏有现金,就是安全感,就是底气。

    我不否认当前情况下,好的投资渠道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已经基本告别依靠买房实现快速财富增值的时代。二级市场里风云莫测,每天都有人看着 K 线追涨杀跌却成为大趋势的牺牲品。一级市场就更复杂了,看不懂行业趋势不懂赛道玩法听不懂故事,大概率只能成为风险的炮灰。尤其是今年行情不好,大家可以看看今年人民币基金包括各类 VCPE 的投融资额和从业人员的心路历程就知道了。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拿着钱,真的没有办法让钱再生钱呢?当然不是。

    一切都在回归理性,一切都在回归价值。

    我依旧相信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潜力,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机遇和优秀的企业。只是那些玩泡沫玩营销玩击鼓传花的务虚玩家,会不断被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务实的市场机制出清。

    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是实干的赛道,哪些是认真的标的。

    长远来看,炒房炒鞋炒币肯定不是,科技教育医疗也许是。

    要学会资本变现,除了要戒断炫耀与虚荣,还要戒断贪念。投资与做人一样,都是长线价值的积累与修炼。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在没有掌握切实可行的变现方法之前,在面对当前资本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把钱存着是最稳妥的方法,总比乱投乱炒亏掉要好太多。

    很多朋友说钱存在银行里也贬值,还不如花出去及时享受。这是典型的懒惰主义与短线思维。

    还有朋友说如果所有人都去当资本家拿资本变现,那谁来工作创造财富?这也是典型的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有钱了,可以投资出去服务更多企业,收回利润当作回报,不代表人就一直躺在家里了。他依旧可以为企业提供投后服务,依旧可以去工作创造价值。没有财务上的后顾之忧,他反而更可以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能量,而不是被各种“消费主义”和“镰刀”剥削到毫无生机,只能机械化搬砖。

    “自由”与“独立”的定义并不是懒惰,而是保有选择的权利。

    而要实现这些,存钱永远是第一步。

    3. “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有网友评论“消费主义”鼓吹带孩子出去旅游增长见识也是陷阱,还不如多看些书和优秀的电影。然后就“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大家又产生了很多争论。

    这个问题,参考毛泽东当年的做法就可以了。毛泽东走遍湖南,写就《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算得上“行万里路”。毛泽东酷爱读书,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无所不读,单《资治通鉴》就读了 17 遍,算得上“读万卷书”。

    大家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主席为什么要走遍湖南,“行万里路”?因为他从书中已经无法得到答案。

    理论需要结合实践不断进化,才能再反过来指导更深层次实践。

    带着“万卷书”里的问题,去“万里路”里找答案。这就是二者的关系。

    毛泽东从“万卷书”里找不到中国革命的答案,却以马列为基本思想,从“万里路”中进化理论,得到要团结广大工农、农村包围城市的答案。

    脱离了实际的理论,就是胡思乱想;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就是盲人摸象。万不能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割裂开来。二者只有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人才能不断成长。

    以上。

    以下是热榜回答原文

    最近一句话非常火,“70 后炒股,80 后炒房,90 后炒币,00 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 AJ 圈。

    一双 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 女款红丝绸,发售价格为 1299 元,而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 12000 元,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1. “中产无产阶级”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魔幻之处在于两点。其一,为什么一双鞋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其二,为什么大家愿意支付购买。

    难道大家的购买力水平如今已经这么高了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有钱人”?

    很多人说,年薪 20 万是步入中国中产阶级的门槛。那年薪 20 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呢?

    按照数据,夫妻两个人的两口之家,个人月收入不到两万,一年二十万出头,家庭收入一年四十万出头,算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

    那么这个高收入家庭全国一共多少人口呢?1000 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0.71%,还不到 1%。而超过 70%的中国家庭,家庭年收入不到 9 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薪 20 万,已经可以合理估计你是全国收入前 1%的人了。而这样的收入,买一双 AJ,也得动用将近一个月的收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 20 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仿资产阶级。

    我认为“中产阶级”这个词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比底层高一等,以为买了香奈儿卡地亚就能比底层优越。

    其实与底层一样,都没有如资产阶级一样的生产资料和巨额资本来实现稳定变现的能力和渠道。

    人家用银行里的月利润买一个几万的包,和你用一年的 CBD 里加班钱买一个包,能是一回事么?

    这种非理性消费的劳动力群体,我们叫做“中产无产阶级”。

    2. 完美的消费主义闭环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被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 AJ 告诉你,拥有 AJ,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计划通。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3.如何破局

    消费主义的起源,与生产力的提高和产品过剩大有关系。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过剩,如何消化产品就成了资本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消费者的欲望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必然。

    我不是批判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消费主义在今天,已经泛滥了,危害到了个人的财富积累与人生幸福。之前网上曝光的大学女生裸贷就是赤裸裸的案例。

    当面对每个月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当买再多包和鞋也无法解决职业焦虑,当抱怨为什么别人又买了第二套房,而自己却除了一串朋友圈旅行照片动态和轻奢种草打卡之外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如何在短期欲望和长远规划之间作出平衡甚至选择。

    破局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克制消费欲望。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要紧,先学会存钱

    叔本华说“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觉得以运转。”私以为非常正确。

    当你开始存钱、规划收支,不再为那些消费环境里营造出的欲望和幻觉裹挟时,你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当你能节省下来本金,就已经完成了资本跳跃的第一步,然后我们再思考如何用钱生钱,逐渐脱离劳动力变现,陆续实现资产收入稳定。

    贫穷并不可悲,富有也未必可喜。我是在教你如何拥有独立和自由。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