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误导全球16年,百亿经费全泡汤?这次论文造假没那么夸张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7-27 发布。版面名称:新闻聚焦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8,149
    赞:
    47
    最近,医学界可以说是炸开了花儿。因为 Science 挥舞起了打假的大锤,在不久前发布了一篇分量十足的报告。锤子砸向的是两位研究阿尔茨海默症 ( 也就是咱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以下简称 AD )的学者,分别名叫 Sylvain Lesné 和 Karen Ashe。调查发现,他们 2006 年发表在 Nature 上的论文涉嫌造假。

    [​IMG]

    当然啦,要是普通的学术造假,多半是溅不起多少水花的。

    但这次重磅就重磅在,他们都是 AD 领域的大牛。

    这么说吧,Nature 就曾统计过,在全世界发表的近 6000 万篇论文中,被引用次数达到 1000 以上的,只有 15000 篇不到。

    [​IMG]

    这些论文在业内虽不全是开宗立派,但也大都是属于威震八方这种级别的。

    而他们涉嫌造假的那篇论文,因为在解答 AD 为啥会发病领域有开创性,已经被引用了 2300 多次。

    毫不夸张地说,这篇论文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典中典。

    [​IMG]

    很多媒体也都说,这次的论文造假要是真被石锤。

    咱们人类关于 AD 的研究,可能被带跑偏了 16 年。

    从理论的地基开始就歪楼了,药厂们几百亿的投资研究都得打水漂。

    [​IMG]

    于是乎,差评君也闻着味儿,去查了些资料。

    但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IMG]

    首先呢,差评君先给大伙们科普点儿关于 AD 的知识,方便更好地吃瓜。

    其实,人们发现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已经一百多年了。

    但是为啥会发病,科学家们一直都没整明白。

    [​IMG]

    直到上个世纪末,一个名叫 “ 淀粉样蛋白假说 ” 的理论,流行了开来。

    说是脑组织中一个名叫 A β寡聚物的玩意儿,是 AD 发病的罪魁祸首。

    但具体是哪种 Aβ 寡聚物背锅,大伙们还是不大明确。

    直到 2006 年,咱们的主角 Sylvain Lesné 和 Karen Ashe 的论文出现,困局才有了些改观。

    [​IMG]

    论文里讲,他们发现了 A β寡聚物大家族中,一个名叫 Aβ*56 的嫌疑犯。

    而且它还通过些实验手段,把 Aβ*56 分离了出来,注射到了其他的小老鼠身上……

    结果那些小老鼠不少都迷糊了,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好家伙,这些可不就是石锤了?

    因为这篇论文,不仅提高了 “ 淀粉样蛋白假说 ” 的可靠度,还专门揪出来 AD 嫌疑之一的 Aβ*56 。

    所以他们一文成名、获奖无数,还成了这领域的奠基者之一。

    [​IMG]

    而这次的学术造假风波,便是和 Aβ*56 相关。

    因为一位大学教授便觉得,最近药厂 Cassava 新研发的 AD 药好像怪怪的……

    一波做空仔也英雄所见略同,投资了这位大学教授,希望他继续深挖……

    最后追根溯源,发现了 2006 年那篇 “ 奠基 ” 文章,和他们之后的 9 篇论文里关于 Aβ*56 的图像,可能都是 PS 的。

    这篇开山之作的结论,也可能完全就是瞎掰的……

    [​IMG]

    反正这消息一出,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都炸了。

    因为整个 AD 药物的市场规模,就有 6000 多亿美元……

    而且在这 16 年来,“ 淀粉样蛋白假说 ” 已经成了主流的研究方向。

    [​IMG]

    光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今年内在这个方向上的投资就有 108 亿人民币左右。

    像是强生、默沙东等等的医药界巨头,也都在这个 “ 淀粉样蛋白假说 ” 方向深耕了好久,花去了大几十亿美元。

    不少媒体的报道,大都是这么一个画风:

    “ 理论的祖师爷都造假了,方向从开始就错了…… ” “ 学术圈最大丑闻! ” “ 阿尔兹海默症领域被颠覆!” “ 医药巨头惨冤大头,被骗 16 年!”

    [​IMG]

    在这些标题的影响下,一时间,差评君也觉得这是一个颠覆了 AD 领域的惊天大瓜。

    那么多资金,还有研究人员的青春都白费了。

    但,在差评君查了更多的资料之后才发现,事情好像并没大伙们渲染的那么严重……

    其中根据公众号 “ 知识分子 ” 的调查,就发现其实涉嫌造假的论文,只研究了 Aβ*56 这一种 Aβ 寡聚物。

    严谨地说,要是最后论文真的石锤造假,那么也只能证明 Aβ*56 的锅存疑。

    并不能证明整个 “ 淀粉样蛋白假说 ” 都是错的。

    [​IMG]

    还有,就是涉嫌造假的论文虽然被引用了两千多次。

    但是呢,由于论文里的实验太难复现了,真正研究 Aβ*56 的大概只有三四十篇。

    暴雷的雷声听起来是很大,似乎波及无数,雨点其实没多少。

    而且现在圈内都在研究 Aβ 40 和 Aβ 42,Aβ*56 暴雷就暴雷了呗,并没多大的影响。

    所以淀粉样蛋白假说,依旧会是 AD 研究领域的主流理论。

    [​IMG]

    当然啦,话又说回来,就算没有这次的涉嫌学术造假事件。

    对 AD 研究领域的质疑其实这些年来,也不少。

    支持淀粉样蛋白假说的科学家虽然多,但却一直没有啥真正有用的药做出来。

    无论是辉瑞,还是礼来,这些市值万亿的医药巨头,在这方面的大型临床试验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IMG]

    就拿去年,渤健和卫材共同整的药 Aduhelm 为例子,它就在美国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这药也是基于 “ 淀粉样蛋白假说 ” 研发的,可是并没有多少的临床实验,能证明它真的有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 FDA ( 食品药品管理局 ),还是给这药发了通行证,好让它快速上市。

    但每年五六万美元的药价,再加上不一定有药效,是把病人当小白鼠……

    在骂声不断之下,上市一年不到就终止了研究,连 CEO 都惨遭走人。

    [​IMG]

    所以总得来讲,“ 淀粉样蛋白假说 ” 真的也还只是个假说。

    只是支持这块儿的科学家多一点,相关研究更多罢了。

    其他像是 tau 蛋白假说、神经炎症假说等等的,也在不断地深入被研究。

    只不过至今为止,还是没有被明确证明了的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制……

    [​IMG]

    最后差评君想说的是,目前 AD 药物研发的现状,依旧是失败率高达 99.6% (癌症的药物研究失败率反而只有 81% ),被认为是药物研发界 “ 皇冠上的明珠 ”。

    虽说这次造假案的影响,可能多少被媒体们夸大了,但对本就没多少好消息的 AD 领域来说,也算是雪上加霜了。

    差评君也希望有一天,能听到 AD 方面研究的好消息,而不是像这次一样,被涉嫌造假的论文整出圈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