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桃代表长寿而不是其他水果?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8-0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0
    赞:
    46
    [​IMG] 庆晓筱,英语词源,用法,发音,语法,习得。还会写点音韵和其他东西。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桃崇拜”文化现象。桃子代表长寿定型于汉代。在此之前,桃子这种水果的象征意义也经过了多次变化。这里推荐两篇文章,王伟娟《桃的民俗功能及其起源》和王雪《桃崇拜中的母姓意识探析》,就是在专门论述桃子的民俗功能及其转变。

    桃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种水果,我国正是其的起源地。桃子很早就华夏民族被列为“五果” (枣、李、杏、栗、桃) 之一。桃子最早的驯化证据大概是在 7000 年前,位于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批已经驯化的桃核,距今大概 5300 至 4300 年间。

    我们先考察一则关于远古的神话——“夸父追日”。

    在夸父追日这一则神话里,夸父追日追至禺谷,口渴而死,化作一片邓林。清人毕沅在《经训堂从书》中将“邓林”释为“桃林”,这一说多为学者接受(实际上考察两字音韵,这个说法也着实难解)。在之前,也有学者将夸父追日和吉尔伽美什相对比,发现夸父追日其实和吉尔伽美什拥有同样的主题——对永生的追求。吉尔伽美什最终功亏一篑,苦苦寻得的仙草被蛇吃掉。夸父追日不成,口渴身死,生命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化为永恒。

    也就是说,桃子最早就是永生的象征。

    在另一则有关创世的神话“女娲造人”中,女娲用桃枝搅拌泥土,然后将泥土捏成人型。桃子,在这里代表的是人类的繁衍。

    而在汉民族最早的文学作品中,桃子还代表爱情。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

    [​IMG]

    桃子的这些形象还为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国境内羌、华夏、东夷、苗和百越等诸民族所接受。在汉族、布依族、白族、毛南族等民族的神话中,桃子都是代表生育的神。贵州花苗有兄妹二人生一树,树又生桃、杨等树化为人形的传说。土家族有仙桃化人的传说。

    在苗人的神话中,伏羲、女娲是通过滚磨子、丢针线、丢刀鞘、种桃李而结为夫妻的,种桃李是他们通过婚姻门槛获取婚姻合法证的前提条件之一。​

    同时,桃子又是一种有法力的水果,是中国传统巫术中镇鬼的利器。源于桃的镇鬼之物有桃木剑、桃符、桃人、桃梗、桃板、桃茢等等。还有“桃弧棘矢”,即是用桃木制弓,枣木作箭,古代巫师用桃弓射枣箭,分射四方,可除妖邪。

    桃子由夸父化作邓林而来,身世不简单。古代有一种说法叫“鬼畏桃”,相传东夷首领后羿即为桃杖所杀。

    《淮南子·诠言训》云“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曰:“棓,大杖,以桃木为之,由是以来鬼畏也。”。​

    鬼畏桃的观念很可能本是东夷人的一种信仰,桃木辟邪术也由东夷人发明的。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这种巫术也在华夏族中流行开来。

    在周秦之际,新的“鬼畏桃”神话又出现了。

    据说东海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生长着一株巨大的桃树,它的枝叶可以覆盖三千余里。在朝东北延伸的桃枝之间有一条众鬼出入的通道,号称“鬼门”。把持鬼门、检阅百鬼的神人是神茶、郁垒两兄弟,他们一旦发现为害人类的恶鬼,便用芦苇绳索将恶鬼缚住,交给老虎吃掉。后来黄帝效法此制,创造了“立大桃人”等一系列驱除鬼魅的法术。​
    [​IMG]

    汉人的桃崇拜,可以说是一种食物崇拜。这种崇拜并不罕见,比如同样是水果的石榴,驯化时间非常早,在西方也有多个文化符号。食物带给人们繁荣,人们对食物产生感激,逐渐演化出表示感激的仪式,仪式固定化,庄严化,最后某种食物就被人们所神化。有些地方也有在门口撒米驱鬼的法术。汉人最早驯化的动物鸡和狗,同样是辟邪之物。

    桃子这种水果,其形象通过一步步发展,变得越发丰满,人们赋予其的法力也一步步增强。到了汉朝,它既可以用来驱鬼、驱魔,也可以用来作为爱情的信物,还象征生命、生育。它变成了一种集多种神力,多种崇拜,多种美好祝愿于一身的神器。

    而这时,随着中国与西域诸国交往的频繁,一些域外之物开始在国内流行。桃子代表的一些文化符号开始被其他舶来品所分担。比如汉代以后,石榴一般在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这一点和西方是一样的,石榴在苏美尔的文明里就和性、生育有关。

    同时,汉代道家文化开始成熟并发扬广大。道家思想一大主题,就是追求永生,从这个时候开始,拥有巨大法力的桃子,开始主要代表长寿,后来就有了“榴开百子福,桃献千年寿”的说法。

    汉武帝时,桃子开始和长寿联系在一起。

    东方朔在《神异经》:“东方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三寸,和核食之,令人益寿。”​

    在当时,还有一则西王母赠汉武帝寿桃的传说。在道教中,西王母正是代表长生不老的神灵。

    [​IMG]

    汉武帝崇尚道教,一直在寻求长生不死之法。某日,西王母便派人告知汉武帝,七月七日夜漏七刻,她会到宫中赠送汉武帝仙桃。果然,时辰一道,西王母便来到皇宫,送给汉武帝五个仙桃,并告诉他,仙桃三千年结一次,吃后可长生不老。

    [​IMG]

    另:

    民间有赠桃即是赠寿的说法,但是是否因为桃寿二字同音,我认为要斟酌一下。

    桃寿声纽、韵部和声调都不一样。

    二字上古不同部,中古不同摄。上古桃为宵部,寿为幽部。中古桃为效摄,寿为流摄。而且两个字上古中古声纽也不一样。

    桃上古音近 *law,寿上古音近 *djus,上古时期读音差别很大。

    中古音,以切韵音系为例,桃音近 *daw,寿音近 *dzyuw,有那么一点点像。比如某个方言中古有宵尤同韵现象,类似粤语“好听起来像吼”,桃字听起来像头,桃和寿有可能音同或者音近。

    先秦桃寿二字基本没有多大可能两者读音相近,即便是有些方言有两字韵母有宵幽合韵的情况,但是两个字声纽差异较大,还是不太可能音相近。上古汉语晚期阶段,大概到了汉朝,桃的声纽已经变成 d,(葡萄,早期作蒲桃,对音古波斯语 *bada“葡萄酒”),这个时候有可能和寿音近。所以,如果说桃寿二字音近,最早不早于汉代。

    如果真的是桃寿二字同音,那么这个说法很可能不是在西北,源头应当是当时中国其他什么地方,因为西北地区桃寿二字基本没有可能在任何时候音相近。考察西北方音桃字读音演变,桃字根本就没有按照切韵音系进入效摄,而是直接丢韵尾跑到果摄去了,(闽语和潮汕话同样保留着这一演变)。桃字的中古音有西夏文的记录,从中古的对音记录来看,桃字演变路径如下:*law>*da>tha(番汉合时掌中珠)。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