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什么和“生命都会死亡”一样的基础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9-2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17
    赞:
    46
    [​IMG] 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阅读原文

    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运动模式,其基本能力是自我组装,以此在时空中留存有组织的信息。你可以将生命理解为自然选择塑造的信息[1]。

    相关推论:
    自我组装的能力是构成生物的分子就具备的,不是演化的产物。
    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都是自我组装的产物。
    突变是在留存过程中和自我组装过程中出现的、未被自我组装能力完全修复的错误。
    突变引起演化。演化没有目的,是留存信息的副产品。
    生物没有高级·低级之分。​

    留存信息的目的是永远留存下去。这可以表述为:活着的目的是永远活着。

    相关推论:
    衰老和死亡不是机制,不是演化产生的,而是在生物的自我组装能力不足以完全修复损伤时发生的信息组织度崩溃。“生命都会死亡”不是基础规则。这有两层含义:
    1.生命可以没有自然寿命限制。这在地球生物圈里的一部分物种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过去十年里,生物学界已经确认衰老不是普遍现象。现实中水螅纲多个物种没有自然寿命限制[2],包括常见的绿水螅。实验证明它们个体的死亡率和繁殖能力与时间没有关联,不会衰老,体内含有大量干细胞,受到不致命的伤害后可以再生。刺胞动物里还有能在身体严重受损(看起来死亡)时用少量的干细胞再生出整个身体(甚至数量还能增加)的海月水母之流,根本不需要谈未必能“从成年逆转到幼体”地循环多少次的灯塔水母。不过,一些人在错误地传播“灯塔水母只能循环一次”的模因——在日本的实验室里灯塔水母已经循环过9~10 次
    粘孢子虫是满足一些人幻想的“全身都是癌细胞的生物会长生不老”之朴素理念的多细胞寄生生物。它们的细胞大抵严重缺失抑癌基因,但是可以分化和配合而不是胡乱增殖搞死自己。有些学者怀疑它们压根就是古代刺胞动物身上的癌细胞独立出来形成的物种[3](多倍体西瓜激怒,海拉细胞欢喜),但这在演化上非常困难,这种东西本身也难以找到化石证据,目前没说服力。
    2.可以有无法死亡的生物。在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物理学范围内,这在极端黑洞的理论中是成立的:带有特定电荷的黑洞可以在质量变成特定值范围内的时候消除霍金辐射,可以永远存在。黑洞可以留存信息,而且黑洞内的信息在没有霍金辐射的场合不会流失。

    繁殖对留存信息的意义是制造新的信息存储装置,以备旧装置因事故等损坏。如果旧装置具有极其强大的修复能力或者物理性质上无法破坏,繁殖就是毫无必要的。
    “生命都会繁殖”是会被直接证伪的假命题[4]。“只要不必要就不繁殖”在恶劣的环境里是优于传统育种的策略:你不必担心种群激增导致本就匮乏的资源变得更加贫瘠、让你的物种爆发内战。​

    生命没有先验的“绝对的”意义。所谓意义只是人们赋予的模糊概念。

    在 21 世纪,合成生物学的黎明,要想象一个地球型碳基生命体具有无时间限制的生存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并不困难:

    • 它具备像现实存在的细菌 Candidatus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那样的代谢路径,可以在黑暗中从岩石里提取化学能,可以从电离辐射中获取能量;
    • 它可以保持它的端粒长度;
    • 它可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
    • 它可以修复基因组受到的损伤;
    • 它可以在太空或岩石圈深处成亿年地存活而毫无损坏;
    • 它的 RNA 或蛋白质有拉马克式的自动编辑选项,来适应新的环境。

    地球生物已经表现出以上所有的能力,而且不限于单细胞生物。粘孢子虫证明了多细胞生物可以纯靠无氧呼吸生存。多种动植物证明了多细胞生物可以不断替换自己体内的老旧细胞。乌贼和章鱼大量编辑 RNA 来适应环境。多种植物使用朊毒体记忆环境信息。所以只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供我们去研究,就应该能在那里找到地球生物持续存活上亿年的证据。

    根据《自然 - 通讯》杂志上的一篇论文[5],在贫瘠的深海沉积物中,有微生物群落在 1.015 亿年间保持存活。

    经过几百万年时间在海底沉积下来的沉积物里几乎没有能让细胞维持代谢活跃状态的能量。虽然科学家已经让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恢复分裂,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以及究竟存活了多久。
    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诸野祐树及其同事分析了从南太平洋环流区的深海平原沉积物中 74.5 米深度以下收集的沉积物样本(该位置约在海平面以下 3700~5700 米)。这些沉积层是在 1300 万年前到 1.015 亿年前沉积下来的,包含的有机物非常贫乏,存在少许氧气。作者进行了孵化实验:采用以同位素标记的碳和氮基质作为生物活动示踪剂,检验 1300 万年前到 1.015 亿年前样本中的细胞是否能够以基质为食、正常分裂。他们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孵化条件反应迅速,在 68 天的孵化期内数量增加了超过万倍。在 1.015 亿年前的沉积物样本中,他们观察到微生物活跃摄取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细胞总数在增加。作者利用 DNA 测序和 16S rRNA 基因谱分析技术,确定了这些微生物大多是需氧细菌。
    作者指出,海底渗透性的降低和沉积物层的厚度似乎会阻止微生物在各层之间移动。他们总结表示,海底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至少保持代谢活跃状态长达 1.015 亿年。​

    这些微生物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一亿年所用的方法,是基本停止分裂、把细胞器和微弱的能量都拿来维持生存,和地下深层的微生物的策略类似:它们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分裂一次。在人类提供的环境里就可以恢复高速分裂。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地球深处,已经有微生物完全停止了繁殖并战胜了死亡。它们将分裂功能当做古老的遗产,没有个体再使用它。它们只是缓慢地向前移动,在厚重的岩石保护下无声地存活着,直到地球的尽头。有一天太阳或者其它的天体会将地球粉碎,这些生物会跟随碎片在宇宙的永夜里坠落,有的会在天体上或太空中再造生物圈。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