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末日电影并非耸人听闻,洋流真的可以导致气候巨变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3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电影《后天》中关于洋流导致气候剧变的观点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可信度?

    [​IMG] 知乎用户,Oceanographer/Modeler

    先说结论,电影后天中的气候剧变绝非耸人听闻:不仅在数学上,存在稳定的解;而且在气候历史上,存在气候剧变的案例。当然时间尺度没有电影中那么夸张。

    (1)要说清楚这个故事,首先要从古气候说起。

    [​IMG]

    图 1 地球的温度历史[1]

    众所周知(不知道#-_-),地球的平均气温从地球形成以来就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这种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太阳辐射(外部因素)、白赤交角和海洋流态(地球内部因素)。多种因素造成地球气候在冰河时代和间冰期之间来回摆动。仅仅在 20000 年前,地球还处于上一个冰河时代(“末次冰期”,动画冰河时代、疯狂原始人,电影史前一万年的故事背景大概就是那个时候)。

    海洋在气候变化中起的是怎样的作用呢?海洋承载了地球系统中,90% 的热量。而水是自然界中比热容最大的化合物,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热量而不引起很大的温度变化。因此是地球气候的大中央空调,能制冷也能制暖。

    而海洋对气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洋流(就像海洋中的一条条河流,当然海洋的量级更大,所有河流的流量的总和,只是“黑潮(一条比较大的暖流)”的 1/20)调节气候。整个地球行星尺度的洋流循环,是“温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或者称为“大洋传送带(the conveyer belt)”。也就是电影《后天》气候变异的直接因素。

    (2)那么问题就来了,大洋传送带如果减缓,甚至停滞,会对地球气候造成什麽影响?

    理论上,已有不少研究,讨论了“温盐环流的另一个可能解”。如知名的华人海洋学家黄瑞新[2]

    、物理海洋三巨头之一 Stommel[3] 都曾发表过相关文章,指出温盐环流模态变化造成“温盐大灾变(thermohaline catastrophe)”的理论可能。

    (3) 可能会有的同学指出,理论解只是理论,实际情况呢?

    气候历史上,确实有温盐环流减缓,造成气候剧烈变化的先例。距今不远,大约 12000 前,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 Dryas的古气候事件。

    [​IMG]

    图 2 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的成因很简单,北美大陆的冰川融化(末次冰期结束时),大量的融水阻止北大西洋的温盐环流向亚极地输送热量,造成地球气候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骤降 15 摄氏度之多。数百年、15 度,相对于气候系统的千年 - 万年的时间尺度,不过是弹指一瞬。

    更糟糕的是,人类并不清楚,气候系统是一个“稳态”或者“非稳态”系统。想像一个碗中的钢球,这是一个稳态的系统,轻摇一摇碗,钢球不会飞到碗外;小小的扰动,并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而“非稳态”系统,则像指尖旋转的篮球,轻微偏离稳定位置,都会造成系统不可逆的破坏(球掉地上了.……)。可能未来不远的一天,人类对于气候系统的扰动到达临界值,直接引发气候系统的剧烈变化。

    “也许是半年,也许是后天就会发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Q1: 什麽是 Ice Core temperature?

    - A1: 古气候的结果并不是直接直接测量古代的温度。而是在冰盖上钻孔,获取古时候形成的冰芯。冰芯的温度并没有意义,但是冰芯形成的时候,会在其中保留少量的当时的空气成分。古气候学家根据当中的同位素之间的比例,推断当时的温度。

    - Q2: 图 2 的温度能否代表全球平均温度?

    - A2: 很显然,不能。只有在格陵兰岛附近区域,温度降低了 15 摄氏度[S1]。但是对于当时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并没有很好地估计(因为冰芯不是哪里都有)。

    [1] 古氣候學

    [2] Huang, R. X., J. R. Luyten, and H. M. Stommel, 1992: Multiple Equilibrium States in Combined Thermal and Saline Circulation. J. Phys. Oceanogr., 22, 231–246.

    [3] Stommel, H., 1961: Thermohaline Convection with Two Stable Regimes of Flow. Tellus, 13, 224– 230.

    [S1]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391/n6663/full/391141a0.html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