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鲜袋挡不住油的外渗? 匿名用户 保鲜膜上的微孔是一方面,但即使是没有微孔的薄膜(如塑料袋),也是透油的。另外保鲜膜作为疏水的材料,上面的微孔是不能让水以液体形式穿过的。因为液态水无法润湿孔壁,无法形成连续的液流。 保鲜膜是用极性很低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备的,主体结构是是 -CH2-CH2- 这样的饱和碳链,其中夹杂着一些带有支链的丁烯单元用来降低其结晶度。它长这样: 对于食用油这种分子结构长得“差不多”的东西低极性物质,防御力是比较差的。食用油是甘油三脂肪酸酯,脂肪酸无论饱和不饱和,都有十几个碳的长链,与之相比有极性酯基的那端在整个分子中是比较小的一部分。比如下面这个,上面的三个脂肪酰依次是棕榈酸,油酸,α - 亚麻酸。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它能进入到低密度聚乙烯分子链之间再钻到另一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别说保鲜膜、塑料袋这一层薄薄的 LLDPE 挡不住,就是有一定厚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瓶子时间长了也挡不住。HDPE 分子几乎没有支链,所以能充分接触,形成结晶区,得到结晶度度较高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白色固体。(透明性下降是因为光会在微晶之间散射)油脂要穿过它需要穿过结合得很紧密的 HDPE 分子链,所以难度比 LLDPE 高一些,但仍然不够。LLDPE 的塑料膜可能在几十分钟左右被贯穿(戴薄膜手套吃某些油很大的东西就会这样,吃完了手上还是会有油),HDPE 能撑几天到个把月。 美帝的食用油基本都是用 HDPE 瓶子包装的,我买回来一两个月是吃不完的,然后就能看到放油的地方下面渗出了一层油。这层油脂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了之后变成了有粘性的高分子(原理类似桐油变成漆膜,但形不成那样有强度的东西,跟一滩烂泥似的),极难清理。还是国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包装的食用油储存起来比较省心。PET 看上去就没那么“相似”,耐油性就好得多, 虽然作为一般的液体容器,PET 整个周期中比 HDPE 的碳足迹高,但考虑到食用油在 HDPE 瓶中的渗漏,个人觉得未必在食用油的包装上占有优势。 查看知乎原文